1)第四百八十二章、梦工厂踏向电视业_女神光耀美利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代越是发展,各行各业面临的挑战就越大。

  纵观好莱坞的发展史,它的第一个阶段,当然正是几大创始人建在的时期。卓别林、希区柯克、卓别林、嘉宝等一众影星闪亮登场,彼时甚至还没有奥黛丽赫本什么事,世界是属于默片和早期有声电影的。

  好莱坞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时间,是从二战后到里根主政时期。1948年前后,好莱坞的垂直一体化体制进入全盛时期,院线票房也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全国三分之二的人口,即九千万人频繁出入电影院。制片厂每年制作近500部影片,与所有大明星都签订了牢固的合同,并雇佣了三十万以上的员工,其胜景不可谓不强悍。

  但这股局面却很快走向了下坡路,随着二战后的郊区化进程加速,来不及建设更多院线的电影公司们自然感到了窘迫。恰恰也就是在这时,电视业的兴起令广播公司赚得盆满钵满,更进一步地打压了旧好莱坞的工业体系。六十到七十年代的电影界萧条期事出有因,纵观这二十年的光景,能拿得出手的经典当真屈指可数。

  早期阶段,好莱坞的几大巨头们都是瞧不起电视业的,但观众们的用脚投票,却给了他们狠狠的一记耳光。制造业的提升打开了电视工业的高速增长通道,美国百姓拥有的电视机数量,从1946年的万台,迅猛增加到1957年超过4000万台,几乎相当于美国全部家庭的总数。到1960年,美国居民共有了电视机8500万台——平均每个家庭拥有了两台之多。

  以这样的高普及率,也不怪乎美国的人均观影次数,从1945年的3100万次,骤降到1950年的1900万次,乃至1960年的800万次了。而等到八十年代到来时,这个数据更是降低到了450万人次的悲哀程度。

  面临这种情形,好莱坞巨头们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好在那些广播公司也确实需要好莱坞经年累积的丰富实力,是以合作经营倒也成了大势所趋。

  派拉蒙法案出台后,电影工业的解体为电视产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电影工业在走向了院线拆分和票房不佳的情况后,电视节目的制作,自然就成为了好莱坞制片厂突破的新方向,而这恰好又迅速打开了制约电视机普及的节目制作瓶颈。双方一拍即合,收购行动随即铺天盖地地展开了。

  当前,单轮广播公司界,实力最强的莫过于NBC,即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这是位成立于1926年的巨无霸,总部设在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1986年恰被通用电气公司收购,有向下属200多家美国电视台提供节目的能力。

  1927年成立的CBS,即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实力同样不菲,同样成立在纽约。考虑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