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7章 不能给皇帝当炮灰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7章不能给皇帝当炮灰

  有了皇帝的赏识和推广,沈树人的新著作《流贼论》,当然是以最快的速度,就在京城乃至周边整个北直隶地区强力扩散开来。

  一时之间,北直隶的朝廷官员、地方小吏、普通有举人功名以上的读书人,少不得都得捧捧场,买一本来拜读一下。

  至于秀才乃至更低级别的下等读书人,朝廷倒是暂时管不着。很多秀才也不富裕,没闲看闲书,也没精力关注时政。

  绝大多数看了《流贼论》的人,内心都不由自主觉得耳目一新。

  但明面上,出于文人相轻的考虑,很多人还是选择了挑刺抬杠。

  尤其是人前跟同窗、同年、同僚作为闲谈素材聊起《流贼论》时,要是别人都必有高论,你却只会亦步亦趋,说不出些惊世骇俗的翻案观点来,那也是会被人看不起的。

  尤其是沈树人的书里,大胆神预言的事儿太多,很多人都本着看笑话被戳穿的心态,淡定嘲讽。

  比如,包括京城这边的六部,除了外放的杨嗣昌,以及跟沈家关系好的蒋德瑾。其余吏、礼、刑、工四部的尚书,还有大多数侍郎,都发出过类似的哂笑:

  “呵?纸上谈兵的人见得多了,沈树人这样言之凿凿的倒是少见。还敢直接铁口直断、学宋义预言项梁必败么?

  居然连李自成、张献忠在笼络人心方面,必然优于罗汝才、马守应,这种话都敢说得这么满。这是随时都会穿帮的事儿,咱就等着看,最后罗汝才这等奸猾之徒,能不能连横合纵好了。”

  大家说到后来,也就懒得直接从理论上反驳,就等着直接从结果角度看好戏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段时间里,京城内外,读书人聊得最多的就是这个话题,热度至少能持续半个多月甚至一两个月,才会被新的热搜话题顶下去。

  ……

  话分两头。

  京城这边,近期对沈树人新理论的讨论便如此激烈。在沈树人直接效力的湖广战场上,关于兵备大人的英明神武事迹、远见卓识论断,讨论的就更多了。

  桐柏山战役结束后半个月,六月下旬的一天。

  沈树人刚刚把“搜捕化整为零逃散进山里的流贼残部”工作大致安排下去,同时,又跟着刘国能一起,把汝宁府的信阳县收复了。

  总算可以把部队从山区撤出来,驻扎到大别山边缘的淮南河谷平原一带,稍微缓口气。

  沈树人正准备跟刘国能就此别过,结果这一日,朝廷的升官敕命、和要求他们出兵增援河南战场的文书,就已经送到信阳县了——

  据说朝廷使者原本还跑过别的地方,但是扑了个空,临时听说他们在这儿,才折道赶来信阳。战时诸将的位置本就飘忽不定,送信扑空延误是常有的事儿。

  面对天使,沈树人等人当然只能恭恭敬敬接旨,传旨宦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