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2章 比朱高煦强多了_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向去,沐晟向他介绍道:“乐蒙河一直通向安南,咱们只要沿着乐蒙河河岸走就不会迷路。”

  这是很好的行军方式,晚上驻军在乐蒙河边,还有河水可用。

  朱高煦听了点点头,朱棣当年在靖难中都是这套路,凡是与南军的大战,基本都在河边进行。

  行军打仗的关键要素,水源一定要保障。

  朱高煦这时问沐晟:“以西平侯看,这仗要打多久?”

  西平侯想了想:“伪胡人口有限,兵马不够精锐,朝廷有大义在先,民心士心不足,一年内平定应该没有问题。”

  历史上大概也就打了一年左右,所以西平侯说的还算靠谱。

  明军当然也和往常一样的操作,要师出有名,所以一边打一边发檄文,向越人呼吁胡季犛父子的行为是“肆逞凶暴,虐于一国”,并列出胡氏“两弑前安南国王以据其国”、“贼杀陈氏子孙宗族殆尽”、“淫刑峻法,暴杀无辜,重敛烦徵,剥削不已”等二十大罪,又称明军的到来是“吊尔民之困苦,复陈氏之宗祀”,这檄文有没有用不知道,反正古代打仗都这样,先发檄文,贬骂对方一通再说。

  朱高煦这时缓缓道:“若能拖上一两年,对我们大有益处,怕就怕朝廷会在这一两年内,从云南查探到什么,不过现在咱们用麓川要反的借口,加上南征安南,可以控制云南进出通道,可这种事也不能干太长,时间一长,朝廷必有怀疑。”

  云南有个好处,到京师距离远,如果不是用八百里加急,正常的通信,最少半年才能一个来回。

  而且这边多山,隔壁贵州和广西也是,无论走那条路,山路都挺多的,这就延缓了消息的传递。

  王景弘九月份回京师,年底可到京师,朱棣看不到杨大用,知道麓川要反,肯定要下命令给云南都司和布政使,决定下一步的打算。

  传到云南就是最少明年二三月份,云南那边再拖一拖,拖到回京师的消息可以在七八月份。

  只要朱棣没有确实的证据,没有怀疑,朱高煦就还有时间。

  就怕朱棣在这一年里得到重要的消息,抢先布置。

  所以朱高煦首先要希望朱棣没有收到有用的消息,然后尽可能拖到打完安南。

  只要打完安南,他马上就反。

  因为他所有的计划,都要在安南实施。

  西平侯当然明白他的意思:“按汉王的妙计,如果能拖一年为更好。”

  “事在人为,尽力吧。”朱高煦嘿嘿一笑,抬头看向四周。

  此次他抽调的兵马,绝大部份都不是精锐,因为精锐现在都在云南集训,但他有信心不会在安南战场上惨败,这些兵马还可以用以战养战的方式,打上一两年后,也可能变成精锐。

  按明廷的战术,他们将在白鹤与张辅会师,但朱高煦决定打慢点,让张辅先行。

  “张辅第一次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