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8章 名仕老先生们_我岳父是李世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还无法确定。”

  高士廉点头道:“你且说。”

  “喏。”他接着讲道:“至于第二点,晚辈一开始想着是张阳为了骊山的名声,可再一想又觉得不对,骊山不需要此等名声,张阳的名声早就传遍了关中,何愁再用狂人日记。”

  “晚辈怀疑,在对抗门阀士族为了推行科举与官学,张阳势必与陛下有所约定,并且其中一定在谋划着,至于究竟是什么,还未了解,也苦于没有实证。”

  众人皆是沉默,目光所见一队兵马离开长安城,一路朝着北方而去。

  高士廉疑惑道:“那是去北方的兵马吗?”

  虞世南也是惊疑:“听闻朝中要对回鹘动兵难道是真的?”

  “倒不见得会动用朝中的兵马,晌午时分中书省与陛下商议章程,先是用薛延陀的兵马,谋定后动,用张阳的说法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动兵。”

  长孙无忌在众人面前站起身,“攻打回鹘是夷男可汗的想法,而陛下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而张阳当然也有所图谋,对他来说攻打回鹘这一仗,不论输赢,对他都是有好处的。”

  虞世南抚须道:“老朽愿闻其详。”

  “张阳身为朝中度支郎,要稳住朝中众多官吏俸禄同时,还要朝中带来更多的用度,这些用度从何而来?”

  长孙无忌来回踱步,“骊山确实很富有,但骊山只有这么小的一片地,要供养这么大的一个朝堂显然不现实,而张阳奉行开源节流之策,光是节流也无法解决,因为科举和官学开办而导致的尾大不掉的当下形势。”

  “要想解决这个麻烦,张阳只能从开源上想办法,这些年关中一直丰收,从贞观五年起接连四年,各地的赋税粮秣高达数万石。”

  “如此多的赋税粮秣,要如何消耗?难道一直对外征战用来提供粮草吗?可粮草不是兵马,兵马一出便是人命,陛下断断不会寻此道来缓解朝中负担。”

  长孙无忌的话语顿了顿,再是道:“那么留在张阳眼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卖粮食,他积压数年的陈粮换为银钱,如此一来既能解决朝中的负担,又能给朝中带来足够的收入。”

  虞世南疑惑道:“朝中不是说要在河西走廊开辟互市。”

  高士廉笑道:“虞公小看此子了,光是一个互市能够卖出多少粮食,难不成全部塞进西域人嘴里吗?他们也吃不下的。”

  虞世南讪讪一笑。

  “其实一开始张阳确实有想过开辟互市,但开辟互市只是张阳的手段之一,其真正的目的并不是在卖粮食。”长孙无忌的目光看向远方,“河西走廊互市应对的是西域乃至西方的商客,从而给朝中获得更多的赋税利益,这是长久之计,晚辈也很钦佩他的眼光。”

  “可张阳有的也只是眼光,至于互市诸多安排也都是晚辈以及中书省众多官吏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