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52章 后记(四)_我岳父是李世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开始了,张士贵带着兵马北上夺下了高卢人的大片领地,整个欧洲正在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战。

  这天,张阳坐在自家门口的华清池边,秋雨刚刚下过这里的地面湿漉漉。

  徐孝德还在江南清查田亩,至今没有回来,上一次来信是一个月前

  说的是徐孝德联合李君羡拿下了谢家,几十个人头落地。

  在江南人士的眼中,徐孝德成了李承乾的爪牙,成了皇帝手中的酷吏。

  张阳喝着茶水,目光看着华清池,这个世道还是需要“酷吏”的。

  律法要有重典,李承乾是一个严苛的帝王,那么他手中的臣子也是严苛的,办事容不得半点妥协。

  李承乾又派出了御史台三名官吏,去江南辅助徐孝德行事。

  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就怕法度无法达到,也担心地方豪强划地而治,所以这一次江南的官场要开始大换血了。

  要换成正乾一朝的新臣子。

  李世民也已完全放手,任由李承乾作出种种主张。

  整个江南掀起了要查就一查到底的风气。

  也不知道还会有多少的人头落地,还会有多少的官吏被革职。

  不过这些都与骊山没有关系了。

  张阳喝着茶水,看着家里的几头熊扭打在一起,恍惚间便觉得这个家越来越热闹了。

  张心安快步跑来,着急道:“爹爹,不好了!”

  张阳低声道:“怎么了?”

  先是看了看四下,张心安小声道:“姐姐要和皇帝去谈生意了,三百多万贯的大生意,说是要改建皇宫。”

  如今的张心安也十岁,这孩子和以前一样,爱告他姐姐的状。

  相比于张清清行事多有自己的主见,心安则是安分听话许多。

  张阳颔首道:“无妨,不是什么大事。”

  “姐姐不会闯祸吧。”

  “她只要不造反就不算闯祸。”张阳又看了儿子一眼,叮嘱道:“近来你老师的身体越发不好了,你多去他身边陪着。”

  “孩儿明白。”

  贞观一朝的老人都退下来了,尉迟恭,秦琼,房玄龄,长孙无忌他们也都一样。

  好像是这两年大家都老得特别快。

  又过了两月,有一个消息送入了骊山,许国公高士廉过世了。

  高士廉是一位长寿的老人,也是鲜有地从当年前隋江都之变,一路走到现在的老人家。

  这位老人家陪着大唐走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也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在武德年间被重用,在贞观年间被李世民利用完就抛弃。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在骊山为高士廉戴孝。

  皇帝李承乾亲赴葬礼。

  葬礼是由长孙无忌亲自主持的。

  也是正乾二年的十一月,欧阳询老先生也过世了。

  骊山作出了主张,往后凡是骊山学子,都要学欧阳询老先生的楷体书写。

  他老人家虽离开了人世,但他的字体会一直留在大唐的活字印刷中,往后的许多岁月中,人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