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0章 左将军麾下的名侦探_我给玄德当主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0章左将军麾下的名侦探

  刘俭当年在冀州这个门阀盘根错节,望族门阀林立的地方,第一件做的大事,就是屯田。

  而屯田制当年在冀州南部,则是受到了各地诸家大族的强烈抵制。

  早期,闹的最凶的乃是阴安的审氏,孙氏,张氏等族。

  后来审配归顺,孙氏与张氏被刘俭设计拿捏,屯田制才在冀州如同旋风一般,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县被切实落实。

  也正因为屯田制的实施,才使当时因为战乱的百万流民可以在河北得到安居。

  刘俭的铁腕手段确立了河北的屯田,有了根基,其后,慢慢推出了有利于河北民生的政策,逐一落实,才有了河北今日之繁盛。

  但不论刘俭出了什么能够稳定民生,确保当地经济与民生走上良性的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冀州许多望族之利,这是必然会发生的。

  没有办法的事,大汉朝久病成疾,大半的病症都是在这些垄断资源的望族身上,他们垄断了各种资源,同时不给别人活路,不动他们,大汉朝的病症就永远也无法痊愈。

  只要是改革,不论你怎么弄,都势必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固有利益。

  而这些固有利益既得者,大部分都不会以和平的方式来接受新的制度和新的规范。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乃至于全世界,哪一次的变法和变革,都势必伴随着腥风血雨。

  即使一时间没有出现腥风血雨,也是那些既得利益者在等待时机而已,日后必然再度跳出来意图恢复旧有体制。

  人类的天性,不会允许他放任自己眼前的利益被别人分走的。

  即使他的这份利益来的并不干净。

  ……

  ……

  冀州牧署的暖阁之中,刘俭看着面前一份又一份的简牍,用心的批复着。

  河北目前一切运作顺利,各项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而身为河北之主的他,平日里所需批阅的公文,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将军。”

  随着一声轻呼,就见五个文士模样的人依次走进了刘俭的暖阁。

  这五个人,乃是如今冀州州牧署之中,协助刘俭处理政务,下发公文,同时还替他向冀州各级官署传达命令的五个能吏。

  而这个五个人,都是刘俭的老丈人郑玄,通过自己的关系给刘俭举荐过来的。

  郑玄本人如今还是在老家北海做学术研究,不踏足官场,他还把自家的儿子郑益,推荐到了冀州教学授徒,广传郑学。

  郑慈和郑益曾多次邀请郑玄来邺城,但郑玄在老家待的舒服了,推脱不来,只说自己年纪大了,就想躲个清净,还请自己的孩子们放过自己,不要让他去邺城操心,他还想多活几年呢。

  这话说的,倒也不可谓不诚恳。

  不过郑玄虽然不愿意出山协助自己的弟子,但他为刘俭推荐了很多他的门生以及与这些门生关系交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