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九十八章 离京_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交由刑部审讯。待刑部审讯完成之后,再押送回大理寺,由大理寺判决自罪,随后再交刑部,待复核无误之后,才能执行。

  大理寺和刑部相互制衡,各自监督,可以在现有体系和局限下最大限度地保证司法的公正。

  同时杨清源还将宋惠父保举为检校刑部侍郎。

  刑部现在已经半瘫痪状态了,原本刑部是先厉帝掌控最强的一部,刚被流放崖州的刑部尚书曹守正是厉帝的亲信,也是楚王和于延益两大冤桉的主谋。

  而刑部近八成的官吏都参与到了两大冤桉中,被登基之后的十三清洗了个遍。

  现在的刑部就剩下一个空壳了!

  而新任的刑部尚书王华虽然尚未正式入阁,但已经在武英殿中处理事务了,只能资历到了,就廷推入阁,根本没有精力去管刑部。

  所以眼下的刑部就是个空架子,连基本的运行都在艰难的保证。

  这才有了杨清源保举宋惠父之举。

  宋惠父本就是大理寺丞,五品官,这些年兢兢业业,功劳不小,又是杨清源的嫡系,也就是十三的嫡系。

  这么一想升个四品就合理了!

  类似这样的动作有很多,比如天地钱庄的账目交给小九监管。

  御林军的指挥权暂时交给了平阳女侯曹雪阳。

  十三登基之后,杨清源就离京,这是他给百官的承诺,也是他们支持十三登基的原因之一。

  杨清源以后可以回来,但现在必须离开。

  五月初五,端阳节。

  端阳源于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

  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

  民间于此日拜神祭祖、祈福辟邪。

  而杨清源也在这一日离开。

  神都城外,杨清源的好友汇聚于此,人数最多的就是一三系的旧友。

  原本这些人就都是骨干之才,永安十三年更是被好事之人称为五百年来科举第一榜。

  一甲和二甲前三十,几乎个个都是才学过人之辈。

  比如新上任的检校刑部尚书王华,刚刚升官的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养马归来的太仆寺卿陈讷言,通政司左通政姚节。

  个个都是朝中新贵,年纪最大的陈讷言也就四十二岁,但已经官居从三品。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诸位送到此处就差不多了!”

  杨清源向着众人一挥手。

  “清源此去,不知何日才会归来!?我等实在心有不舍!”姚节这话不是嘴上客套,而是肺腑之言。

  而且不仅仅是他一个人怎么想的,在场的人大部分都是怎么想的!

  当年永安十三系,一甲三人及二甲关键较好的十五人,被人称为“十八君子”,更有好事者称为“十八学士”,杨清源是永安十三年一榜第二小的,也是“十八学士”之中年纪最小的、

  但一三系依旧是以杨清源和王华为首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