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章 卖药材_重生农门小福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

  虽然冷得很,但屋里烧着火堆,又有旧棉被盖着,已经比逃荒的时候好上百倍,因此她并没有被冻得睡不着,而是跟顾锦绣窝在三奶奶和崔氏中间,睡得很安稳。

  第二天天还黑着,一家人就起身。

  崔氏去厨房炒了一碗黄豆,烧一锅开水,放点盐巴,一人喝上一碗,再吃一把黄豆,就算是吃了早饭。

  三奶奶跟顾锦绣拿出她们昨天做的厚草鞋,让三爷爷、顾大山、顾锦里带在身上。

  “你们要走两个时辰的路,可得多备一双草鞋,不然走到半路你们就得光着脚。”

  他们从老家带的布鞋早就掉在路上,又没有买新鞋子,如今只能穿厚草鞋。可草鞋容易烂,赶路的话,没几个时辰就会烂,必须多备一双。

  顾锦里接过草鞋,用绳子串好,绑在身上,再绑上一竹筒的热水,揣上她的匕首,用木棍挑着那半麻袋的蛇,还有路上积攒的药材,等着出发。

  三爷爷和顾大山也准备好了,交代三奶奶几句后,挑着空箩筐出门。

  秦三郎已经在院门前等着,看见他们,腼腆的笑着:“三爷爷、顾大叔、小鱼,早。”

  “秦小哥,早啊。”顾锦里笑着跟秦三郎打招呼。

  三爷爷跟顾大山很喜欢秦三郎,打完招呼后,还问他冷不冷,吃了早饭没?一副关爱自家孩子的模样。

  秦三郎并不嫌烦,全都答了。

  他们在院门前等了一会儿,等罗家父子、田叔父子、顾大木兄弟、顾大富兄弟,还有陈氏来了之后,一伙人就向着庆福镇奔去。

  一路疾走两个时辰,直到辰时才来到庆福镇。

  今天是年前最后的一个大集日,庆福镇上很热闹,到处都是来镇上采办年货的人。

  集市上,有几家卖馒头包子炊饼的,生意很是不错,但他们几家穷,舍不得买来吃,只能咽着口水走过这些香气四溢的早食摊子。

  早食摊子后,是卖农货的地摊,地上琳琅满目的摆着很多农家自己种的、自己做的、自己养的东西,最多见的就是活鸡跟鸡蛋,还有箩筐篮子。

  也有不少卖福字跟春联的。

  那摆放着红红春联跟福字的桌子夹加在这些摊子里,汇成一幅混乱却生动的市井赶集图。

  这些摊子过去,再走过一条长长的一丈宽大路,就是庆福镇的主大街。

  主大街是难得的青砖路,大街两边是酒楼、客栈、当铺、杂货铺子、粮铺、糕点铺子、布庄等等……

  主大街的最后,是一家药铺,离着药铺还有一段距离,顾锦里就闻到一股淡淡的药香。

  她伸长脖子看着,把三爷爷看乐了,对几家人说道:“各家先散开吧,买完东西后,到粮铺集合。”

  又交代几家人:“年节混乱,看好身上的银钱,别给人扒了去。”

  “诶。”几家男人应着,四处散开,去买自家需要的东西。

  几家人走后,三爷爷道:“走,我们先去药铺。”

  顾锦里很高兴,挑着她的药材,第一个往街尾的药铺冲。

  三爷爷、顾大山、秦三郎挑着箩筐在她身后跟着。

  片刻功夫,他们来到药铺门前。

  药铺的名字挺特别,不叫什么堂,而是叫悬壶坊,是一个三门齐开的大药铺,里面有坐堂大夫,正在给人看病。

  有一整个墙面的药柜,有学医的学徒正在唱药方,而药童则是听着药名跟重量,踩着高凳,从药柜里取药。

  这药铺看来不错。

  顾锦里跟三爷爷、顾大山、秦三郎走进药铺,立刻有药童上前问他们:“你们是抓药还是看病?抓药到左边等着,看病到右边排队。”

  三爷爷道:“这位小哥,我们不看病也不抓药,是来卖药材的。”

  “卖药材?”那药童皱起眉头,看着他们的打扮,问了一句:“你们很面生,不是本地人吧,是逃荒来的?”

  开门做生意的,即使是药铺的药童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看他们黑瘦得不正常,一眼就看出他们的身份。

  三爷爷没有隐瞒,点头说道:“我们是从西北逃荒过来的,但已经在衙门换了新户籍,现在是大丰村的村民。”

  那位药童听罢,摇摇头道:“这位老人家,且恕罪,你们的药材我们不能收。”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