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1章 贾诩毒计,长安毁于一旦_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1章贾诩毒计,长安毁于一旦

  初平四年,六月。

  卢植病逝,刘协追封卢植为海兴侯,从祀孔庙,葬于长安南郊。

  又令尚在狱中的蔡邕作赋,彰显卢植毕生功绩。

  同月,刘协升迁刘艾为宗正,又遵循卢植遗命,令刘艾持节前往青州,赐节刘备、享假节之权!又封卢植弟子关羽为汉寿亭侯,彰其忠义之名。

  王允虽然有反对、认为不应给刘备如此大的权力,而应该让刘虞督青、兖、豫、徐、荆、扬六州,即便要赐节,也是赐节给刘虞。

  但刘协这次态度异常的强硬,当场驳回了王允的反对。

  同月,尚书仆射荀攸,辞去尚书仆射一职、自请蜀郡太守。

  刘协虽然不愿,但王允想在尚书和尚书仆射的位置上,安置自己的亲信,巧言说服了刘协。

  于是荀攸趁机离开了长安这个是非之地,经由兖州往青州而去。

  跟吕布共掌朝政大权的王允,愈发的骄矜。

  时常在朝殿上驳斥刘协,而且引经据典、要教刘协如何当一个好皇帝。

  这令刘协内心愤懑不已。

  也正因如此,刘协才真正明白卢植临终之言“董卓虽死,朝野内外,野心之辈却未除尽”的意思。

  王允貌似忠臣,但实际上亦是专权的野心之辈。

  教皇帝如何当一个好皇帝,这种冠冕堂皇的说辞,比董卓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更阴险。

  因为刘协寻不到反驳王允的理由!

  王允动辄引经据典,不是先贤警示名言,就是高祖光武等人如何如何。

  对于董卓的旧部,朝中公卿包括吕布都认为,应该全部赦免,但王允却认为应该给予董卓旧部惩罚。

  吕布想将董卓的财物赏赐给公卿、将校,趁机拉拢董卓余部,也被王允驳回。

  王允现在录尚书事、总朝政大事,自然也就瞧不起吕布了,认为吕布只是一个碰巧杀了董卓的剑客,当大将军是德不配位。

  若没有他王允,吕布都当不了大将军!

  王允和吕布也逐渐失和。

  又有人建议:凉州的将校一直都跟关东诸侯对峙,如果将其遣散,又打开函谷关,这些凉州将校就会担心性命不保。不如任命熟悉凉州人、又有声望的皇甫嵩去陕地统帅,安抚凉州诸将。

  这的确是个妙招,毕竟皇甫嵩以前是董卓的主将,这些凉州将校也曾是皇甫嵩的部下,以皇甫嵩的威望再加上刘协的特赦,是可以镇住这群凉州将校的。

  但这个建议,同样被王允驳回了。

  王允并不希望皇甫嵩再掌兵权!

  皇甫嵩名望太大,若是再掌兵权,王允还如何把持朝政?

  于是王允在朝殿独断专行,迫使刘协下达了问罪凉州诸将的诏令。

  这诏令一出,可把凉州诸将给吓坏了。

  董卓虽死,但旧部都在。

  牛辅、董越、段煨等人驻扎在安邑、陕县、华阴一带。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