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56章 朝归倭附(圩八)众子嗣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基本上已经可以算是支持了。

  不过李伟虽然死后追封,但那是死后尊荣,他袭爵的儿子理论上还得按照老规矩办事。老规矩刚才说过,要么不可袭爵,非要袭爵也得推恩,让武清候回归武清伯才对。

  然而朱翊钧又不肯,他把这件事打包在一块处理,外公要追封国公,大舅要不推恩袭爵武清候。当然,这事最后也成了。

  闲话说完,言归正传。即便如武清候家这般,圣眷看起来隆重到了极点,可是那又如何?就好比李唐的公主往往愁嫁一样,问题既然出现就总有根源在线。光是皇帝强推,没有文官集团的支持也并不能真正提高舅家的地位。

  于是,除了能享受侯爷的俸禄之外,长子李文全、次子李文贵两人还都加了“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却也依旧不掌握任何实权,两位左都督连都督府没敢去过,属于是奉旨白嫖工资。

  外戚封爵之上的就是武臣封爵,或者文臣以武功封爵。武臣封爵可以参照李成梁,打了半辈子,基本上胜多负少,实实在在搞定了很多边疆的麻烦,才得以封个流爵,也就是不能世袭的。

  当然李成梁后来改了世爵,可以世袭了,但那是因为他儿子李如松又立了大功。李如松功劳挺大,年纪却不算大,为了避免后期封无可封,所以干脆加到他老子头上。

  文臣以武功封爵又比李成梁这种高贵一档,最好的例子便是王守仁,也就是王阳明。虽说王阳明的这个新建伯爵位其实害他本人不浅,让他丧失了入阁辅政的机会,但是对于他的子孙后代而言倒也算是个好消息,因为朝廷内外在多年的争吵之后,还是给了世爵。到了隆庆帝继位,甚至给王阳明本人追赠了新建侯。

  文臣以武功封爵,由于连他在内一共只有三人,就和物以稀为贵一样,地位显得比较特别,尤其是得到其余后来文官们的尊重。在文官高人一等的大明社会,既然文官们都很尊重,那地位当然就不是李成梁那种武臣爵位可比了。

  而比文臣以武功封爵更加珍贵,开国之后一枝独秀的,那就有且仅有一位,便是高务实伐元凯旋之后被册封的南宁候了。

  由于朱翊钧在制文中的说法,高务实封侯其实算是“文武双全”:他既因为改革奠定了伐元胜利的各项基础,又是亲自带兵彻底击败蒙古大汗、大元皇帝的统帅。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侯爵的珍贵性自然无与伦比,你说他是文功还是武功,其实都可以。

  当然,不管怎么说,他的时任职务可不是五军都督府的某都督,他的官场全称应该是“少傅、太子太师、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兼平倭经略、南宁候高务实”。除了南宁候是爵位,少傅、太子太师是加衔,理论上文臣武将都可以充任之外,其文华殿大学士、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