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37章 辅弼(卅四)西征僵局期_大明元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人。

  巧了,这次户部和兵部最终算出来的可出战兵力也是六万。看来,在没有水路和铁路可以倚仗的情况下,中原王朝往西北出兵,恐怕最多也就这个数量级了。

  当然,蒙古人不算在内。他们那个带着母马和羊群一起行动的“无后勤作战”,明军是完全学不了的,真学不了。

  皇帝收到奏疏,显然也有点紧张。他上午收的奏疏,还没到中午就把高务实宣去西暖阁问询了。问题不不复杂:六万人够不够?

  按照皇帝自己的看法,刘綎这六万人如果是和察哈尔正面决战,那应该是有把握的,但西北地域太广,城池也不能说少,倘若每个地方留点兵,变成了摊大饼,最终能用来机动作战的兵力恐怕就不太充裕了。而且,偏偏近几日收到了几封的新的战报,更加加重了皇帝的这种担忧。

  这几封战报其实说的是同一件事:察哈尔蒙古军前段时间偷袭明军后勤运输队成功之后,似乎尝到了甜头,开始接连不断打击明军后勤线。刘綎每次都出兵救援,但效果只能说差强人意——七次运输队遇袭,五次救援成功,一次抢救回来大概一半物资,还有一次只能说是去打扫战场。

  这其中,即便那五次成功的救援,实际上也不露脸——刘綎每次都是亲率一个最精锐的骑兵协约五千骑兵去救,但对方的蒙古人只有两三千,而且根本不和刘綎对战。说好听点那是察哈尔军“望风披靡”,说难听点就是人家学会了游击战,现在不跟明军打决战了,哪怕骑兵决战他们都不打。

  这就很麻烦了,意味着察哈尔人现在找到了应对明军具装骑兵真正有效的办法——你不是正面决战强吗?那好,正面老子绕着走,退避三舍可以吧?可你有本事就让明军全军都是“正面”,否则总有老子打得动的。

  明军当然不可能全军都是“正面”,那些运输队如果全都要集中至少一个骑兵协来帮忙守护,户部和兵部刚才算出来的开销至少得上浮三成,这谁受得了?

  正常思维下,面对这种情况只能考虑把运输队集中,然后派兵跟随守护。然而事实上这也不可行,因为沿途的补水点水源有限,并不都能支撑大规模补给,这也是物理硬伤。先前大军打过去可以,那是因为大军随军带着大量水源和补给,但是后续补给只能“细水长流”,否则问题又转回去了——成本控制不住。包括刘綎每次救援只能带一个骑兵协也是因此。

  所以现在刘綎在哈密头大如斗,在写给高务实的私信中自我调侃,说这是蒙古人看他麾下的骑兵编练不久,创造条件让他好好练兵——他最近已经开始轮流带不同的骑兵协出去救援和作战了。用他的话来说,各个骑兵协近来“皆有所成”。

  自嘲归自嘲,高务实还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