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7章 洞穴_每天都离现形更近一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确实是一个很安全的地方,没有外来生物来打扰。

  易守难攻。

  不一定是祖先们的居住地,或许只是一个避难所?

  只是风羿不理解,为什么他们把进来的通道开得这么窄?

  莫非,很久以前,祖先们其实长得身形并不高大?

  迷你型的?

  风羿想到了博物馆里某些身高一米左右的原始人模型。

  细细感知身周的情况。

  这里就像一个宽敞的地下隧道,风羿进来的狭窄通道与之相连。

  继续往前,没多远,风羿在侧面洞壁又看到了一个直径更大的通道口。

  对比他艰难蠕动式进来的那个狭窄通道,面前这个就跟加宽加高的双开式大门一样。

  走进仔细查看,可以看出来,洞壁有一些爪痕,近几十年留下的。

  姑奶奶抓的?

  风羿从这个侧“大门”往里检查了一段,就算里面最狭窄的位置,也完全不会卡住!

  确实如他所想。

  姑奶奶肯定来过这里,且不止一次。

  所以,姑奶奶是从这个“大门”进来的?!

  那我进来的那条通道是什么?狗洞?

  风羿往回游,看了看自己进来的那条通道。

  一对比,他忍不住拍了拍脑门。

  本能啊……

  有没有一种可能,你特么找的是幼崽专用通道呢?!!

  风羿反思。

  本能究竟是以什么为判定标准,才找到的这个幼崽通道?

  果然,本能这个东西,可以信,但不能完全信。

  现在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风羿将这些抛到一边。

  不管怎么说,好歹确实是找到地方了。

  虽然进来的“门”不怎么合适。

  在这个宽敞的水下石洞里游了一圈,风羿发现,进来的入口不止一处,有大有小,但总的来说,大些的通道更多。

  这里的布局,就像是一条蜈蚣,主体部分长且宽敞,上层带通风空间。

  “蜈蚣”的“肢体”部分,则是通往外面的大小通道。

  和进来的那条狭窄通道一样,主体石壁表层的石质,像是一层保护壳,避免了水生动植物的附着,以及微生物和腐蚀物质的侵坏。

  这里与外面的水是流通的,即便流速并不快,但也说明这里的是活水,并没有强烈的腐烂败质气味。

  也正因为是流通的,洞底有一层沉淀。

  如果在水下贴底行走,会造成局部浑浊。够呛人的。

  因此,风羿在水下是处于中层游动。

  用的原形。

  有足够的空间,风羿更喜欢在这里用原形。

  从“蜈蚣”形的通道继续往前,到达“头”的部位。

  这里像是一个看不见底的深潭,不过风羿没往下探索,而是在这个位置垂直往上游。

  呼——

  从水中露出头,伸手将湿发往后捋,摆动着尾巴,朝边上过去。

  这里,是一个位于山体之内的洞穴。

  非自然形成。

  没有任何溶蚀气息。

  数千年过去,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这里,就是一个“巢穴”。

  是祖先们居留过的地方。

  除了深潭位置的水,这个洞穴其他部分更干燥,也有隐蔽的通风孔。

  若是普通人在这里,也能存活,但不会觉得舒适。

  有潭水存在,空气湿度要高一点。

  对寻常人而言湿度过大,对风羿来说刚刚好。

  沉重的大尾巴在洞内爬行,鳞片在地面摩擦发出嗞嗞声。

  地面有碎石,不知道是姑奶奶掰下来的,还是更久以前的前辈们留下的。

  风羿捡起一颗拳头大的石头,抛至空中,然后抓着尾巴尖跟打棒球似的抽过去。

  砰!

  石头被打飞出去,撞在更前方的洞壁上,又掉落在地。

  石头硬度稍大,带回去研究。

  感受着地面的细微震动,风羿在洞内溜了一圈。

  没有找到直接通往外面的通道,不知道是原本就没有,还是后来又堵上了。

  洞穴内,就算百人聚集在这里,也不会显得拥挤。

  适合避难,集会,也适合冬眠。

  又或者是,蜕皮专用场所?

  毕竟蜕皮的时候动静有点大,还要防止外来干扰。这地方就很好。

  不过,祖先们的体质应该不至于太弱吧?

  风羿打了个哈欠,盘起尾巴,躺尾巴上。

  找到这个地方太耗费心力,有些疲了,先睡一觉。

  不知道在这里睡觉,祖先们会不会托梦?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