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8章 大明军工厂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8章大明军工厂

  由于火铳在元末战争中显示了较大的优越性,朱元璋就是火铳的受益者。

  因此朱元璋对于火铳同样十分重视。

  耳濡目染下,朱标同样如此。

  因此在听了杨宪的想法后,朱标开口道:“杨卿,是准备改进火铳吗?”

  建国之后,朱元璋最想做的其中一件事,就是把元代创制的初级火铳加以改良。在原时空,这件事不仅他在做,他的继位者朱老四也在做,甚至比他做的还要好。

  困扰朱元璋、朱棣他们的问题,对于杨宪来说,却是很简单。

  在他看来,火铳可以改进的地方也很多。

  首先便是外形的改进,前膛由直筒改为由筒口到药室逐渐增大的形状,即药室壁加厚,使设计更加合理,也更加科学。

  其二是增加了火门盖,使其更加安全、可靠,利于作战。

  其三是增配了装药匙,使药量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避免了药多或少带来的危险。

  最后是增加了“木马子”,用以压实火药,增加爆发力,增大射程。

  总之,就是在火铳的制造和使用上,更加规范、合理和科学。

  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没有系统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系统,杨宪会这么做。

  可如今有了系统加持,杨宪要做的不是火器改良,而是打算直接掀起一场热武器的变革。

  火铳再怎么改良,还是火铳。

  杨宪要做的是跳出火门枪,直接打造属于大明的精英级别燧发枪。

  其中难题之一的火药问题,早在两年前,便已经解决。如今城外的,扬州火药厂到现在都还在正常运作。

  需要做的只是生产火药颗粒而已。

  这一次,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杨宪准备直接打造一个军工基地。

  他手中别的不多,就是地多。

  当时接手扬州时,就是一座荒城,很多无主之地,自然被顺理成章收归国有。

  杨宪在原本火药厂的山头附近,直接又是圈了两座山。

  将这一整块区域,划为军工重地,四周拉起警戒线,12个时辰轮流派人值守。

  除了火药外,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枪械部分。

  杨宪为此,直接成立了一个机械工厂。

  最难的问题,枪械设计图,已经由系统帮忙解决了。

  虽然燧发枪的设计图属于超越这个时代的设计,可毕竟不算太离谱,属于火门枪的演变,因此所需功绩点还在可接受范围内。

  对于如今的杨宪来说,这点功绩点,洒洒水而已。

  杨宪剩下要做的就是制定标准化生产规范,为了以后,必须打造出一条标准的流水生产线来。

  因此手工车床、镗床、磨床、钻床等工业母机必不可少。

  整件事做起来还是有难度在的。

  等到最后结果出来。

  在外面那些不知情的人看来,杨宪只是创造发明了新型的枪支。

  在朱标这些知道内情的人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