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4章 从吃的饱到吃的好(4k字)_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修建列车轨道,如今就明记手底下这些工人最有经验。

  这几年扬州大开发,基建能建的也基本完成了。

  现在等于是又给他们找了一个庞大的工程,要修建连通三地的轨道,还有在沿途州府设立站点,这可都是庞大的工程,用工人数极多。

  不仅明记手底下这些人,各地劳工,也都有了活做。

  等于是又间接拉了一波就业与经济。

  而杨宪当初接手的沈家产业里头,就要数酒楼最多。

  刘链养的那些鸡、鸭、猪,就算找不到一个买家都没有关系,完全可以内部消化。

  杨宪准备将明记名下各个产业,分别成立自己的子品牌。

  出于一些考量,这些产业起码要在表面上看起来,要并非明记产业。

  明记背后掌控就行。

  如今这些酒楼,都有了一个统一的名字,叫悦来酒楼。

  中华饮食发展到明朝,其实菜品已经算比较丰富了。

  但是与后世比起来,依旧不在一个档次上,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调味料不行。

  如今因为杨宪的关系,土豆这些作物的提前出现。

  让大明百姓,起码是江南地区的百姓,基本上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

  如今他要做的事情,就是从吃饱到吃好。

  衣食住行,只要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那就是明记努力的方向。

  几个月后。

  整个江南,所有悦来酒楼都推出了一道特色菜,那就是叫花鸡。

  叫花鸡最早出现就是在明朝,而且就是在江南。

  当然,等到它真正逐渐流传开来,并得到了一些贵族和富人的喜爱,则是要到明末和清朝。

  当时的叫花鸡以鸡肉的鲜嫩和调料的独特香味而闻名,成为了宴会上的一道重要菜肴。

  杨宪派人打听了一下,发现此时江南地区并未出现这种菜品。

  就直接从系统里兑换出相应食谱,拿来自己用了。

  当然食谱提前去朝廷专利部门,申请了专利。

  杨宪之所以选这道菜,是因为这道菜制作工艺并不复杂,完全可以进行标准量化生产。

  他的构想是将其打造成后世开封菜里的炸鸡那样的定位。

  当然了,如今在这个时空,既然叫花鸡不再是叫化子发明的,那么名字也得跟着改一改。

  杨宪本想遵循典故,叫富贵鸡,后来一想,这典故和乾隆这货沾上关系,就有些晦气了。

  最后将其取名为荷叶鸡。

  简单明了。

  要知道叫花鸡,当打开荷叶,用小锤将外头那层泥给敲开后,那一瞬间释放的香气是非常浓郁的。

  直接就能够从酒楼大堂,给飘到大街上,让那些路过的客人们,忍不住抽动鼻翼。

  只要是经济宽裕,手里还有点钱的,闻到这香气后还能挪得动脚步的,着实不多。

  基本上,从悦来酒楼外走过的客人,都会被吸引到酒楼里,尝一尝这美味佳肴。

  而且叫花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