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番外141 . 熟悉的问候(一)_文明之星神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物自身的进化是为了适应自然环境的演变,就像人类的尾巴消失,阑尾退化,脚掌退化形成足弓,看起来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但当人类迈向太空后,生存环境变化太快,人类无法在短时间内自主产生进化。如果有一个高于人类的物种作为模板,指明方向,那么朝那个方向进化就简单了。

  可是,人类已经是地球上的万物之灵了,没有可以参考的生物样本,那么进化的方向将会是什么呢?

  这时,有人想到可以开发某种人为催化剂,推动人的进化。不过问题也随之产生——不管人类的探索欲望有多么宝贵,改造环境vs改造人类自身,这两个观点在学术界始终都存在,而且僵持不下。

  环境派和自身派,两大派别泾渭分明。

  改造环境看起来是不错的选择,也是自人类有文明以来许多人正在干的事。但改造耗费的资源可谓极度庞大,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且对环境伤害巨大。一旦自然环境发生改变就得推到重来,风险也就成倍提高;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向外太空发展,后者相对消耗更少的优点体现出来了。而更实际的问题摆在人们眼前,许多科学预言其实需要极端时空来验证,地球上的空间尺度以及实验环境完全不满足,人们需要在宇宙尺度上寻找正在发生的实验并观察。

  所以改变人类自身,变成更加合理的选项,也是一劳永逸的方法。

  这两派的争论在数十年间,变成了学术界旷日持久、针锋相对的言论风暴,波及各个研究领域。

  自从地球上国家的界限消失后,新一代人认识到光说无益,不管怎样,科技进步和技术爆炸,都将促使人类的探索加快步伐。解决办法在早该提上日程的行动面前,变得软弱无力,不堪一击。

  莫甘娜的观点很清晰——这都是你们自定的规则,她不认。

  环境派和自身派完全可以同时发展,各自阶段不同而已,没必要争论。

  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她更倾向于改造人类自身。

  因为生物学家对生命起源的猜想,也要放在宇宙尺度上寻找星际有机分子来验证。当人类步入星际时代,它的真正价值只有在未来才能完全发挥。

  所以,改变人类自身变成了莫甘娜的毕生追求。她认识到,只有行动起来再看结果,才是正确应对之法。

  南极的凛冽寒风熄灭不了人类火热的探索之心,艰难的路途也无法阻挡研究者的脚步。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几周后,当考察队抵达了十七号冰川,站在万年不化的巨型冰山旁时,果然不出所料,他们发现了深埋南极地下冰湖中的宝藏。

  这里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原始生态圈,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