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六章 江淮突围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乾宁六年七月,历史上这一年应该叫光化二年。

  光州城喊杀声震天,围城已经两个多月,激战上百次。

  早在半个月前,杨行密就决意突围。

  不过当时梁军未呈疲态,故而几番隐忍。

  而现在,经过两个多月的激战之后,梁军士气不可避免的衰竭。

  在杨行密眼中,梁军透出必取此城的气势,光州已然不可守。

  他不是不知道光州对淮南的重要,只是眼下局势,退回宣州,稳定后方才是当务之急,否则在此跟朱温死磕,后方失火,江淮本土为他人所趁,得不偿失。

  拜朱温所赐,淮南的地缘态势是天下藩镇中最差的,四面八方全是敌人。

  北面是宿敌朱温,东南是死敌钱缪,西南是新崛起的马殷,西面是鄂岳,甚至隔着百八里长江的荆南成汭都对江淮虎视眈眈,其他南面的小藩镇,如江西钟传、闽地王审知都跟江淮不冷不热。

  如此恶劣的外部环境下,荆襄内部其实也非铁板一块,杨行密宽容大度不假,但兵权极为分散,如朱瑾、李神福、安仁义、朱延寿、田頵等,各统一军,各占一地,相当于藩镇内部中的藩镇,全靠杨行密个人魅力和手段支撑。

  这些大将不乏有忠心耿耿之人,但绝对也有心怀叵测之辈。

  杨行密还没怎么地,后方就开始动摇,而一旦杨行密在光州有个三长两短,江淮立即分崩离析。

  这就是杨行密心急火燎回军的主要原因。

  跟光州相比,江淮内地才是根本。

  另外一个原因,光州内外隔绝,尸体无处清理,全部堆积在城下,城中已经出现疫病。

  这是一个恐怖的信号。

  杨行密不会不知道这代表什么。

  当年他引兵包围扬州,扬州城里粮尽,死尸枕道,活人相食,也爆发过同样的疫病。

  杨行密认为,就算朱温拿下光州,在江淮纵横的水网面前,自己也不是没有还手之力。

  “二郎们,本王带你们回乡!”杨行密振臂一呼。

  江淮将士热泪盈眶。

  这漫长而望不到尽头的杀戮,对每个人的肉体和精神都是无尽的折磨。

  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虫兽仿佛因这隆重的黑暗而沉默。

  低缓的风带来的只有重重的压抑。

  然而人心中的压抑迟早都是要被释放的。

  在这样的年代里,不在压抑中爆发,就在压抑中灭亡。

  城门无声无息的打开,周围只有江淮军沉重的呼吸声,偶尔传来一两声战马的响鼻,却让周围气氛更加诡异起来。

  梁军有时,也会漫不经心的射出一两支火箭,划过沉沉夜幕,尽力飞向光州城,那一丝微弱的火光没有穿透夹寨之下的黑暗。

  江淮军悄无声息的靠近,架起长梯,然后在黑暗中沉默的攀登。

  为首之军,正是黑云长剑都。

  当他们爬上城墙时,杨行密就知道自己的突围计划成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