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五十二章 时代命运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中、蜀中、河陇的物资源源不断送往西州。

  各军也在长安集结。

  与以往任何一次出征不同,这一次军中、民间都极为踊跃。

  各地百姓主动修桥补路。

  唐军还没动,就有河陇、关中的热血健儿们策马提刀,结伴奔赴西域。

  宣教司在民间的大力宣传,让此战颇有几分神圣性。

  李晔又下令凡是家中独子或者顶梁柱的全都留下。

  二十一万大军,又裁掉七万,剩十四万。

  尽管李晔一再强调此战的凶险与艰难,依旧不能阻挡他们的热情。

  很多人冒名顶替也要去西边。

  老人送来自己的儿子,妻子送来丈夫。

  重镇大唐,其实是重振人心。

  人心齐了,天下何事不可为?

  看到百姓对战争不再是惧怕,李晔颇为欣慰。

  国家兴盛,总要有人抛头颅洒热血。

  而大唐若要迎来真正的盛世,不可不收复河中!

  整个世界的地理中心在河中,世界的利益也在河中。

  华夏文明想走出去,必须经过河中。

  李嗣源的八千河东铁骑最先集结完成,人如虎马如龙,旌旗招展,铁甲森然,与旁边站着的亲卫都、黑云长剑都相比,气势丝毫不弱。

  自归入大唐旗下之后,人人吃饱穿暖,身体雄健,家人吃穿不愁,无后顾之忧。

  河东的军魂已经凝聚在他们身上。

  李晔一声令下,铁蹄滚滚向北去汇合燕然军镇司李祐的三万蕃汉骑兵。

  大战的气息一日比一日浓重,民间气氛一日比一日热烈。

  普遍对此战持有乐观之心。

  百战之师,圣主猛将,没有任何理由打不赢。

  西面各种消息也不断传来。

  萨克图还派来使者,也不再掩饰自己的野心,称只要把于阗让给他,喀喇汗就会为大唐抵御萨曼人的东侵。

  使者高鼻梁蓝眼珠,一身上等绫罗绸缎,披金戴银的。

  可见这些年掐着商路上的油水,日子过的不错。

  饱暖思**。

  日子过好了,野心也就膨胀了。

  都这时候了,还派人来蒙骗,李晔觉得不仅在侮辱自己的智商,也在侮辱自己的人格。

  以前是因为大唐的精力要投入到辽东、东瀛、占城。

  所以给了萨图克时间。

  而现在,大唐的目光已经望向了西面。

  萨图克腾挪横跳的空间越来越窄。

  萨曼想东侵,非常巧,大唐也想西侵。

  如果是几年前,这个使者的脑袋早就用来祭旗了。

  这些年李晔火气小了很多,人也客气了很多,只把使团扔进刑部大牢,让他们清醒清醒。

  萨曼固然强大,但也要看跟谁比。

  奄奄一息的黑衣大食早就大不如前。

  而随着它的衰弱,中亚分崩离析,各自为政。

  萨曼占据河中沃土,商业要道,招抚流窜的突厥人,要钱有钱,要打手有打手,周围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当然就鹤立鸡群。

  跟大唐比,萨曼还不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