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节 阳处之谋_春秋之晋国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阳处父后来被晋文公指定为晋襄公的老师,担任太傅一职,可以说位高权重,再加上性格较刚,所以得罪了不少人。但晋襄公却很赏识他,毕竟阳处父是一位极具智谋的人,所以经常创造机会让阳处父立功。

  这一次,晋襄公让阳处父领兵出征,本意并非是让阳处父与楚军决战,而是摆出一个样子:作为诸侯之长,晋国的小弟被你楚国欺负了,晋国是不会就此算了的。

  晋襄公的判断是楚军绝对不敢与晋军直接交战,毕竟两军已经在城濮打了一战,晋军取得了大胜。既然你楚军不敢与晋军开战,那晋军此次出征无非就是一个形式而已,所以晋襄公派阳处父出征,目标:蔡国!

  之所以目标定为蔡国,那是因为蔡国刚刚宣布归顺了楚国,而打击蔡国,阳处父根本不要担心,蔡国很快会投降。

  如意算盘打得很好,但晋襄公却忘了一点:无论是真与楚军交手还是不与楚军交手,阳处父都不应该是领兵的最佳人选,毕竟晋军目前还有九名帅佐,哪一位不可以领兵?

  而阳处父呢?他本可以自己并非军中帅佐而推辞,但他洞悉晋襄公的意思,所以当仁不让领了军令,他所不知道的是,如此一来抢了人家五军帅佐的风头,总有人对他是心生忌惮的。

  阳处父领兵出发了,令阳处父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晋军一进入蔡国领地,楚国立即便有所反应。楚国令尹斗勃受楚成王指派,率楚军救援蔡国,楚军行动很迅速,很快推进到了蔡国,与晋军隔着泜水驻扎。

  难道春秋舞台又要上演一场晋、楚两强面对面的激烈战斗吗?楚国人当然是很想,因为令尹斗勃从来便没有咽下城濮之战楚军失败这口气。但阳处父不想,他一开始便没想着要与楚军决战,他率军前来本就是来江湖走一走而已,哪里敢与楚军交手?

  早知道弄成这样,自己当初就该建议让其他人带兵出来。

  阳处父很懊悔,现在自己真正到了骑虎难下的地步了:开打,晋军是否打得过楚军那真的不好说,至少自己并非是统军的料,如果打败了,那国君震怒,自己的脑袋肯定得搬家。

  不开打,直接撤退?那就意味着自己率领晋军成了阳跑跑了,回到晋国,肯定被人参上一本,脑袋也有可能搬家!

  阳处父头大如麻,无奈只好先将军队驻扎下来,吩咐士兵严阵以待,谨防楚军渡河进击。

  楚军统帅斗勃早就想进军了,但也担心晋军来个半渡而击,他得考虑如何渡过泜水进晋军决战。就这样,两军相持了好几天。

  这些天里,阳处父挺着一个比平时大不少倍的脑袋苦苦在想着对策,突然,他眼前一亮,思得一妙计!

  第二天,他派出使者对楚军统帅斗勃说:“我听说,文不歁理,武不避敌。我们这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