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节 邲地之战(2)_春秋之晋国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潜规则在,所以,当荀林父听说郑国已经投降楚国,而楚军此时尚在郑国,他当即便作出了撤军的决定。

  他的这个决定,象士会、赵朔这样的政坛老手当然是拥护的。但先縠却是一个刚刚靠着祖上的功勋进入卿级班子的年青将领,他只想着赶快立功,根本没去想立不了功的后果,更不懂晋军尽量不与楚军直接对抗的潜规则。

  那有人要问了,为何前几年楚军与晋军不是打了柳棼之役和颖北之役吗?而且晋军不是取胜了吗?是的,这个是事实,但必须弄清楚的是,这两次战役,都是晋国为了救援郑国,以郑国自身的军队为主力而开打的,晋军仅仅是派出了一军,真正对抗着的是郑军与楚军。

  所以,史料记载着的是郑国战胜了楚国。

  但是,荀林父能够以这个潜规则的理由去反驳先縠吗?当然不能,因为这是不能说出口的一种理由,只是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习惯性思维,这怎么可以说出口呢?

  荀林父又气又急,一时不好回应先縠,此时,士会出面了。

  士会冷冷道:“与楚军开战?现在的楚军是什么样的情况大家知道吗?第一,国君亲征。主力皆在,且有陈、蔡、唐等国为联军,实力强大。

  第二,师出有名。楚国是因为郑国背叛了楚国而出的兵,这是正义之战。

  第三,士气高涨。去年他们降服了陈国,今年又降服了郑国,连续作战不疲惫。

  第四,楚军有德。三个多月围郑,最终战胜了郑国却不灭亡郑国,反而对郑国好言相抚,军队不扰郑民,不取郑国财物,不羞辱郑国国君。

  第五,国内无虞。国君长期出征在外,国内井井有条,士农工商各司其职,政有常法,民无怨言。

  除此之外,现在的楚军经过改革,严格军令,严肃军纪。其军队行动,往往由中军权衡左右,制订作战计划。右军随主帅统一行动,左军负责粮草后勤,每军分前军和后军,由前军携带旌旗既壮声势更备不测,后军以精兵殿后。全军将佐令行禁止,服从统一指挥,这是一支强大的军队。

  而且,楚国国君能够做到知人善任,赏罚有度,政治清明,德威并行,礼法有度。与楚国开战,这样的国家,谁敢与之开战?舒国、庸国就是教训啊。

  霸业之道,在于亲近有礼仪的国家,依靠稳定坚固的国家,离间内部涣散的国家,灭亡昏暗有乱的国家。用兵打仗,必须要做到见机而进,知难而退。动用武力,要攻取动荡有乱的国家,欺侮行将灭亡的国家,做到兼并弱小,攻击昏昧。这就是古人教导我们的取乱侮亡的道理。”

  好家伙,士会从楚军目前的现状,到楚国目前的现状,到用兵打仗的道理,洋洋洒洒讲了一通,众人无不点头称是。当然,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