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节 邲地之战(10)_春秋之晋国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晋楚邲之战中,还涌现了许多令人感叹的故事,这里,我们慢慢说来。

  赵旃虽然是一个楞头青,但也确实是一个有勇气的家伙,没有勇气,他是不敢跑到楚军营前去喝酒唱歌的。他却敢了,对于一员战将来讲,这便是勇气。不但有勇气,而且也有些智慧,并且很懂尊敬长辈。

  被楚庄王追着屁股了赶了一阵后,赵旃终于逃出了险地。此时晋军已败,赵旃也只好往黄河岸边跑。

  突然赵旃发现前面晋军有一乘战车抛锚了,车上坐的正是他的堂叔赵同和赵括,他们的战车车轮子坏了,于是只好抛锚。

  赵旃赶紧跳下战车,大叫道:“叔父们,快,你们上我的战车。”

  “那你自己呢?”赵括问。是的,战车是有标配的,超载容易翻车,赵旃将自己的战车给了赵同和赵同,自己便没了战车。在逃跑中,战车是很重要的,四马拉着的车,肯定要比两条腿的人跑得快。

  “没事,我跑得快,可以轻装快跑。”赵旃大大咧咧地说,然后,抽了马屁股一鞭子,战车载着赵同和赵同就跑远了。

  也许,对赵旃来讲,失去战车便意味着自己可能要死在这个血腥的战场上。赵旃不是不怕死,他是觉得很遗憾。一心想与楚军决战,结果真正的决战来了,而自己却是溃败的一方。而究晋军落败之因,反倒是自己貌似成了罪魁祸首。

  赵旃很遗憾,也很不服气。这是一位勇敢的将军,他的志向便是象赵衰、赵盾这些赵氏牛人那样,成为晋国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至少要成为晋国政坛上卿一级的高级领导。

  但一直以来,貌似有些不得志,至今才是一个公族大夫,连军中大夫都不是。

  与他同样有这心结的,便是魏锜。这便是这次大战前,魏锜和赵旃主动挑衅楚军,扮演着不服军令的角色。其实在这两位将军的心里,他们需要战功,唯有战功,才是他们今后走向更高权力位置的台阶。

  尽管历史对他们在邲之战中的冒失行为作出了批评,但他们都是勇敢的将军,都有着闪光的一面。比如赵旃,将生的希望让给了自己的亲人,而自己则从容走向死亡。

  但老天没有抛弃他,为避开晋军追杀,赵旃转过一片树木,正好发现晋军大夫逢伯驾车经过,车上坐着的正是逢伯的两个亲生儿子。于是便大叫“逢大夫,逢大夫”。他想搭他们的车。

  上阵父子兵、兄弟兵,在春秋战场上那是很常见的,因为上战场是要有资格的,只有“国人”才有这个资格,而奴隶、农民等是没有这个资格的。这个状况,到了战国,因为战争越来越频繁,战局越来越大,所需兵力越来越多才得以改变。

  逢伯其实老早看到了赵旃,但自己的车已经满员了,于是便低声对两儿子说道:“不许回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