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节 示好楚国_春秋之晋国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邯郸氏,源于赵氏家族的赵衰,到了第二代别出了邯郸氏,第一代为赵穿,历经第二代赵旃、第三代赵胜、第四代赵午、第五代赵稷,也是五代而亡。令人唏嘘的是,邯郸氏一直以来作为别宗,与赵氏大宗关系一向交好,直到第四代赵午时,中了范氏和中行氏之计,成为分裂赵氏家族的一颗棋子,迫使赵氏家族宗主赵鞅不得不对邯郸氏痛下杀手。

  赵鞅因为要求赵午将五百户自邯郸迁入晋阳一事,最终引发了连锁反应。赵午在极不乐意的情绪中,处理此事拖拖拉拉,惹怒了赵鞅,从而被赵鞅所杀。

  赵午之子赵稷因此对赵鞅恨之入骨,再加上范氏、中行氏的挑唆,干脆起兵反了赵氏家族,导致了赵氏家族的内讧。

  由于赵氏家族内讧,使范氏和中行氏看到了灭赵氏的机会,故这两个当时晋国势力最强大的家族联合起兵,帮助邯郸氏攻打赵鞅。

  赵鞅在差点被灭的极度险恶情况下,得到了晋国其他三卿即智氏、韩氏、魏氏的支持,于是,晋国一场由赵氏家族内讧开始,最终演变为智、韩、赵、魏四大家族与范氏、中行氏、邯郸氏的全面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范氏、中行氏犯的最无语的错,便是居然兴兵攻击晋国都城新绛,这意味着攻击晋国国君,于是,本来是一场内部权力斗争,又演变为范氏、中行氏、邯郸氏反叛晋国,智氏、赵氏、韩氏和魏氏四大家族平定叛乱的战争。

  偏偏这个时候,东方大国齐国在数十年的处心积虑准备后,从晋国全面内战中看到了机会,于是果断出兵干涉晋国内政。具体策略便是支持叛乱的范氏、中行氏和邯郸氏,使这场晋国内乱又演变为齐国与晋国的争霸战争。

  齐国与晋国的争霸,势必影响到各诸侯国的站队,由于齐国的多年经营以来晋国的过度索贿,长期处于被晋国压迫下的中原诸侯很快联合起来,站到了齐国的一面,晋国的诸侯盟主之位不但因此而全面失去,更是令晋国处于亡国的极度危险之中!

  在这场由家族矛盾引发的世界大战中,晋国出了个赵鞅,可以说是力挽狂澜,不但拯救了自己的家族于危亡之中,还拯救了自己的国家于危亡之际。前面,我们讲了很多赵鞅如何打败齐军、郑军、卫军、鲜虞以及中行氏、范氏、邯郸氏,还有传统站队到中行氏、范氏的其他士大夫家族的事,忽略了赵鞅作为当时晋国的柱国之臣,如何开展灵活外交,使晋国避免更危险境地的事。

  比如,对于楚国。当时的楚国刚经历过一场差点被吴国所灭的国难,短时间内确实不敢对传统劲敌晋国怎么样,但是,如果楚国决意加入反晋战团,凭楚国一代明君楚昭王以及全国上下同仇敌忾的士气,晋国无论如何也逃不过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