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节 赵娟夫人(上)_春秋之晋国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猎,你就一起去吧。”

  史黯却摇摇头道:“臣听说,君主出行,臣下如果不主动随从的话,那是违背礼法,所以臣听说主公你要进入苑囿打猎,便急忙赶过来了。但没想到,主管苑囿的麓官却说没接到国君的命令,不知道主公你今天要进入苑囿,因此臣只好等在这里,也不敢麻烦值日官向主公您报告。”

  麓官,指古代掌管苑囿的官吏。赵鞅听后,心里明镜一般,史黯哪里是想要跟自己进入苑囿打猎?他是暗示自己,这里是国君的专属苑囿,没有得到国君的同意,谁也不能随便进入!

  自己却恃功而傲,在没有向国君请示并得到同意的情况下,私自闯入苑囿围猎,这是严重违纪违法的行为啊。史黯并没有直接指出自己的错误,但暗示了自己这样做是不合礼的!

  赵鞅当场便面红耳赤惭愧不已,跳下马对着史黯深施一礼后,转身离去!他发自内心感谢史黯,使自己避免犯下一个大错!

  有错即改,从谏如流,这就是赵鞅的人格魅力,也是他重视自己家臣得到的最好回报。没有这些为他舍生忘死的家臣,赵氏家族哪来的迅速崛起成为晋国第一大家族?同样道理,没有赵鞅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有错即改、从谏如流,怎么换来家臣们的耿耿忠心?

  这是赵鞅对家臣们的态度,以诚相待,同时又严格要求。

  赵鞅不但为赵氏家族汇集起大量贤材,连他的家里,也是团结有力、和谐同忾。前面我们讲了关于赵鞅更立嗣子的故事,最后的结局是理想中的赵氏家族未来宗主确定了,没有任何的内部矛盾生起。

  这是赵鞅对儿子们的态度,论才而使,同时又叮嘱团结。

  那赵鞅对待夫人的态度呢?史料记载了赵鞅夫人赵娟的故事。赵娟,赵鞅夫人,被列为中国历史上中口才一流的女子,其事迹编入《列女传》。

  据说,赵鞅有一次率晋军南下讨伐楚国,大军到了黄河岸边,结果发现负责黄河渡口的河津吏居然擅离职守!

  经查,该河津吏因为喝醉了酒,赵鞅大军到达渡口时居然还睡着!这可是误了军国大事的严重违法违纪行为,赵鞅大怒,命人逮捕河津吏,准备于军前杀头示众。

  突然,一女子持一长楫前来见赵鞅。赵鞅不解,问道:“你是何人?来见本帅可有何事?”

  女子施礼后道:“妾乃河津吏之女娟,替父亲受死来了。”

  赵鞅皱眉道:“你父亲之罪与你何干?父之罪父受,本帅岂可加罪与无辜之人?你还是走吧。”

  女子正色道:“妾之所以敢来求情替父一死,是因为妾认为父亲之所以犯罪,也是为了晋国,为了军队,为了元帅之故!父亲自接到元帅命令,知道元帅率军欲渡河,非常重视,认真负责地为大军渡河作准备。

  父亲知道,自此渡过河,水流湍急,这个季节实在是水情复杂,长年在河边生活的人都知道,此乃不测之水。为确保大军顺利渡河,父亲天天祷告九江三淮之神,祈祷河神佑护大军安然渡河。

  每次祷告,父亲均贡献家里美酒牺牲供品。元帅应该知道,向天神祭祀后,所供奉之酒,天神受之后,由祭祀之人饮尽所余供酒。父亲不胜酒力,因而醉倒,至今因醉而不省人事。

  如果这样元帅还认为父亲有罪,那妾甘愿替父亲一死。”

  赵鞅这才知道河津吏喝醉的真相,他见这位叫娟的女子不但长得漂亮,而且落落大方,能言善辩,便想再试试其才识。

  赵鞅故意对女子道:“但不管如何,你父亲已经触犯军法刑律,理应当斩。你没有罪,怎么可以受刑?”

  女子叹了口气,道:“既然如此,那妾恳求元帅能够等妾之父亲醒后再行军法呢?父亲此时仍旧醉卧不已,此时杀之,其身不知痛,其心不知罪。元帅若杀不知罪者,就是杀无辜之人。欲杀妾之父亲,请等他酒醒后,让他知罪伏法吧。”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