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49章 破事_诡三国斐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利于快速集中财富,壮大国家实力。在经济总量并不大的情况下,能优先保证国家的经济利益,确保朝堂拥有最大的财富,能够削弱地方贵族的力量,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在对外战争时,也因为中央朝堂拥有更多可调配的财力物力而处于有利地位。

  而商鞅则是更近一步,将整个国家全数都严格限定,以农养战,以战促农,将国家所有力量都集中在了战争和农业上,这其实是一种战时经济体制,在天下纷争的时候,这种体制的优势自然是不言而喻。

  因此齐国用管仲而九合诸侯,秦国用商鞅而一统天下。

  在其后,因为其二人成功了,所以这种经济政策便被记载和沿袭了下来,哪怕是后来社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管仲和商鞅的经济政策依然是儒家之人所推崇的有效的政策,也是很多后来统治阶级心中念念所想的『好政策』。

  管仲和商鞅的经济政策,就像是两份『标准答案』,明晃晃的悬挂着,只要抄一抄,似乎就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所以后世便多有人但凡是提及经济策略,便是将管仲和商鞅挂在嘴边,拿出来抄上一抄。

  像这样的问题,即便是历史上的诸葛亮,都做不好,更不用说曹丕了。听曹操如此问,曹丕吭哧半天,最后憋出来一句,『或可得之……』

  曹操摇了摇头说道:『商君,就不提了……管公之策,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然若无齐桓公……哼哼……』

  管仲一生其实说起来比较魔幻。年轻的时候,管仲比较浪荡,做过商人,从过军,也当了一些官职较小的地方底层官员,旋即不久又被辞退了,成为了失业人员……

  后来管仲便遇到了鲍叔牙,就有了那个词,管鲍之交,咳咳咳咳……

  当初管仲做生意,和他合伙的就是鲍叔牙,并且很是大度,管仲多拿钱少出钱,鲍叔牙不以为意,甚至还举荐管仲,让管仲再次从一介平民,成为了辅佐公子纠的重要官吏。

  结果么,管仲这人吧,有些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做生意坑鲍叔牙,管仲自己少出多拿就不说了,在齐襄公要确定继承人的时候,也是丝毫不念旧情,为了帮公子纠,还专门去追了公子小白和鲍叔牙,私图直接刺杀公子小白,若不是小白机警装死,后来也就没有了齐桓公。

  公子纠争位失败,管仲当然也受到了牵连,然后鲍叔牙对管仲是真爱,又再次举荐管仲给齐桓公,而公子小白也就是齐桓公会接受管仲吗?很显然起初也是接受不了,毕竟管仲曾经差一点杀了自己,但是在鲍叔牙的开导之下,后来才愿意见管仲,也才有后来的彻夜长谈,管仲复起。

  贪小便宜,恩将仇报,不择手段等等恶劣行径,可以说如果没有齐桓公的支持和肯定,管仲就肯定会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