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1章 重要拐点_1918远东战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俄刚刚建国的时候,基本上继承的就是沙皇俄国的底子。

  沙皇俄国是个什么成色大家都懂,那完全就是一个有一定工业基础,但是本质上还是一个连农奴制都没有彻底废除的农业国!

  但是苏俄搞了两个五年计划之后呢?

  苏俄不仅拥有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工业总产值直接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这就是为什么?苏俄到了二战前突然就对味儿了的原因!

  陈启民也想模仿一下这个模式,也弄了个第二个五年计划出来。

  现在的中央大区面临的情况和一五计划完成之后的苏俄类似。

  当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不断得到新技术的装备后,又出现了缺乏熟练掌握运用新技术的专门人才和管理现代化企业的专门人才的困境。

  而且在这一时期,中央大区同样有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国家工业化。

  于是,陈启民便决定继续抄作业大力培养干部、搞技术竞赛,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百姓收入,同时继续在国内大搞建设!

  这一个五年计划对中央大区来说至关重要。

  因为这一步如果完成,那么中央大区的民生状况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国力也将进一步突飞猛进。

  可是如果这一步没能完成,那么副作用立刻就会显现出来。

  国家的劳动力总数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的,工业产值不断增加的背后是大量的农民变成了工人,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粮食减产。

  著名的乌克兰大饥荒就发生在苏俄的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之间!

  所以,如果二五计划完成不了,中央大区现有的一切繁荣都会崩溃!

  为了保障二五计划的顺利实施,陈启民直接修改了宪法,将总统和总理的任期都扩大到五年!

  对陈启民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仗,如果他失败,那么他带领中央大区百姓在一五期间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会被英美两国收割!

  英美两国似乎也在等待一个出手时机。

  陈启民的一五计划已经让中央大区的实力得到了如此爆炸性的增长,可是英美两国却没有遏制陈启民。

  为了不让中央大区出现粮食危急,英美两国甚至还从澳洲和南美调集了大量的粮食过来,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因为他们在中央大区之中大搞投资。所以陈启民这边发展迅速,他们那边同样赚的盆满钵满。

  值得一提的是,在陈启民和英美的蜜月期中,受伤最重的就是曰本了!

  在这四年间,曰本人眼巴巴的看看从大西洋的东岸驶来一艘艘货轮。

  但是,那些货轮在他们这稍作停驻之后,便毫不犹豫得驶向了西面的天津、大连。

  没多久,那些货轮又回来了,他们带着大量的资金从曰本的全世界路过,然后......回国了。

  这四年间的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