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86章 武器越怪,死的越快!_1918远东战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沙俄帝国确实是协定国的五大核心成员之一。

  但是!在这五大核心成员之中,沙俄算是一个比较另类的存在。他可以算是五大核心之中的第三档。

  第一档自然是中德两国,这两国是协定国之中的绝对主力。

  第二档是日本和意大利,这两国实际上都是另外两个大国的小弟。不过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军工业也有能力武装自己的军队,所以可以算是第二档。

  第三档是沙俄帝国,早在沙俄还是俄联邦的时候。为了从陈启民这里搞到援助,高尔察克把自己的军工人才都送到陈启民那里搞合作了。

  而且后来陈启民以“分工不同”为由,逐步的拆解了俄联邦的军工研发和军工体系。

  现在的沙俄帝国虽然还有军工业,但是基本上也就跟后世的印度水平差不多.......

  顶多也就是英国的水平,至少俄联邦的重武器生产技术并不完善,并不能保证所有的武器都可以自产。很多名义上是自产的装备也都还需要中国的配件。

  所以,沙俄帝国只能屈居第三档。

  但是!

  沙俄人坚持意大利也只能在第三档之中,毕竟两边的战斗力可不成正比。

  好歹沙俄人还能打仗呢,意大利人能干什么?卖萌吗?还是给英国人带路?

  对于自己的现状,沙俄人也是非常不满意的。他们也曾经试图过从别的方面获得其他的武器生产技术。

  为此,他们买了很多别的国家的武器,他们试图通过逆向工程或者是同别的国家合作的方式,让别人将他们的技术都给自己。

  可是可供他们选择的卖家并不多,英法美苏是不用想了。这些国家早就视沙俄为陈启民的忠实小弟,对他们来说将技术卖给沙俄跟直接卖给陈启民没有什么区别。

  而在协定国之中他们的选择也不多,德国不用想了,德国的装备和中国都没有什么区别。

  日本也不用想,日本的装备相对比较落后,即便沙俄人现在已经落魄了,他们也看不上日本人的装备。

  至于意大利......姑且算是一个选择吧。

  除了意大利,沙俄还想到了一些在武器上比较有独到之处的小国。比如芬兰、瑞典、捷克斯洛伐克和比利时。

  后来,沙俄军队确实是在一些小国的装备上找到了不少灵感。

  比如,他们跟意大利人学习弄了个超轻型坦克出来,还跟捷克人学习仿制了捷克式轻机枪。

  甚至!

  他们还照抄了一下德国人的创意,弄了个150毫米步兵炮出来。

  为了能让这个重达近两吨的步兵炮可以快速移动,沙俄又跟陈启民学习弄了半履带摩托出来。

  这些装备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一定得战场功能性,而且准入门槛相对较低。有些时候甚至能代替一些重武器的作用。

  如果沙俄弄这些东西只是为了技术积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