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章.接触(中)._摄政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堉之间的敌对关系,七皇子朱和坚绝对是乐见其成的,否则朱和坚争夺储位的机会就会大大降低了。

  赵俊臣对此也是心知肚明,自然不会信以为真,只是说道:“原来,七皇子殿下还曾多次维护过本官,本官却是如今才知晓消息,可惜无法亲自向七皇子道谢,还请秦先生一定要向七皇子转达本官的谢意。”

  秦曦并没有搭话,只是摇头道:“若说君臣和睦的佳话,当数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与管仲了,管仲固然是一位才德兼备的圣人,但那也是因为他遇到了齐桓公,否则也施展不开手脚,由此可见,管仲这样的贤臣固然是十分难得,但齐桓公这样的君王同样是可遇而不可求。”

  说完,秦曦意味深长的看着赵俊臣,眼中闪烁着审视之意。

  这一次,赵俊臣并没有继续自谦,只是眼神有些若有所思。

  *****

  秦曦的这一番话,颇多暗示之处,只不过暗示的手段很聪明,让人抓不到把柄。

  首先,朱和坚应该已经猜到了赵俊臣对他的忌惮之情,所以才会通过秦曦向赵俊臣表达了“任何一位有雄心的帝王,身边都需要赵大人这样的人物辅佐,否则连守成都难”的话语,又反复强调了赵俊臣的重要性与稀缺性,隐含意思就是朱和坚今后若是可以登基为帝,就一定会继续重用赵俊臣,绝不会做出过河拆桥的事情——显然,这般表态是为了让赵俊臣安心,为双方今后的合作打下基础。

  其次,齐桓公与管仲的比喻,隐含意思则是除了朱和坚之外,不论是德庆皇帝还是太子朱和堉,都不会是赵俊臣的齐桓公,也不会给予赵俊臣充分的信任、任由赵俊臣放手作为,所以投靠朱和坚才是赵俊臣最好的选择。

  最后,自然而然的,就是向赵俊臣许以重利了,不仅向赵俊臣许诺了内阁首辅的位置,还保证赵俊臣今后担任内阁首辅的时间绝不会比周尚景短……

  种种许诺,倒是思虑周详,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的因素,有利益、有逼迫、有劝服、还有引诱,虽然只是画了一张大饼,但也足以令人动心了。

  当然,对于这些暗示,赵俊臣并不会相信就是了。

  毕竟,政客口中的承诺永远都是靠不住的,更何况如今只是一些暗示罢了,还不是七皇子朱和坚亲口所说,所以也就更加的靠不住了。

  不过,赵俊臣并没有将自己的不信任表现出来,只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仿佛在认真考虑一般,但并没有给予准确的答复。

  当然,这只是一种伪装与敷衍,毕竟赵俊臣此行的真实目的是为了试探七皇子朱和坚的虚实与根底,若是直截了当的表明了自己的不信任,那么也就没法继续谈下去了。

  ******

  伪装之余,赵俊臣似乎是十分犹豫一般,说道:“只可惜,太子殿下的看法与七皇子截然不同,七皇子碍于身份,也不能参与政务,否则本官也就不必每日的如履薄冰了……说起来,七皇子一向深得陛下的喜爱,也深得内廷上下的敬重,虽然是深居简出,但所有与七皇子有过接触的外朝臣子,对七皇子也同样是赞不绝口,从某方面而言,七皇子的贤名竟是丝毫不逊色于太子殿下……可惜,实在是可惜了。”

  听到赵俊臣的感叹,秦曦的目光微微一闪,问道:“哦?却不知赵大人在可惜什么?”

  赵俊臣说道:“可惜七皇子殿下体弱多病,可谓是天妒英才;也可惜七皇子殿下身在皇家,又晚生了两年,今后只能当一个闲散王爷,一身才华无法施展……最可惜的是,七皇子殿下的品行、声誉、以及口碑,实在是太好了。”

  “哦?七皇子殿下的品行、声誉、以及口碑太好,难道还是一件坏事吗?”

  秦曦微微一愣,反问道。

  随着秦曦的反问,赵俊臣也终于掌握了这场谈话的主动权。

  ……

  Ps:状态还是很差,但还是硬憋出了一章,暂且先发上来,若是写的不好,还请大家见谅。

  只希望明天能够恢复状态!

  但不论状态能否恢复,明天会继续更新!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