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零二章 秦侯爷的堕落生活_秦长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勤劳,在海上救过很多渔民的命。

  登莱知府,更是用自己的官位为谢忠义兄弟作保,让这两兄弟参与出海,事半功倍。

  至于谢忠疏,在拜帖里面也详细说了兄弟二人的性格,这兄弟二人不适合做官,一个掌舵、一个瞭望,希望秦侯爷物尽其用,不能因为谢忠疏是秦侯爷的嫡系,就给二人做官。

  秦侯爷看到谢忠疏的话笑了笑,“水部一直都是在沿海航行,平时就是扶桑、辽东和真腊。本侯想开拓南阳,去开疆扩土,但航路凶险九死一生,稍有不慎就回船毁人亡。但此行要是成功,二位也会名留青史。”

  谢忠义和谢忠器眉头都没眨一下。

  他们自幼在海边长大,大海的凶险他们都知道,但是打渔本就是高危的职业。更何况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呢?

  “侯爷,渔民没有啥建功立业的,俺们哥俩打下手笨,不懂得造船,空有一身打渔的本事,既然哥哥推荐我们来了,自然没有后退的道理。”

  “现在正是朝廷用人之际,即便是在凶险,我兄弟二人也愿意前往。不求什么名垂青史,只求为国家尽心尽力。”

  “以前,沿海一带穷,穷的连米粥都断顿,后来侯爷过去发展盐业、发展渔业,朝廷还免除了农税,才让俺们这群下海的汉子有了温饱,这是陛下和侯爷给的,也是朝廷给的。作为大唐子民,理应为国家奋斗努力。”

  剩下的二人什么都没说,只是对着秦侯爷一拱手,“侯爷,纵使万分凶险,我兄弟二人也要闯一闯!”

  “好!”

  秦侯爷大喜,“既然二位有如此决心,我带水部、代朝廷谢二位高义!”

  之所以执着于出海,秦侯爷也是有私心的。

  虽然免除了农税,百姓有钱了,但豪门的土地兼并依旧严重。

  大唐的朝廷,还没到打土豪劣绅,重新分配土地的那一步。

  不是不做,而是历史的客观因素不允许,而且纵观历史,真正做到的只有子任爷爷一个。

  自古以来,土地都在官僚、地主、豪门望族的手里,你可以分配,但分配之后呢?他们依旧会用卑劣的手段巧取豪夺。

  尤其是隋唐这个时代,朝廷都依托于关陇豪门,皇帝不硬气,做什么都白费。

  关于土地兼并的法令很多,但没有什么人真正做到了。

  小武妹妹砍五姓七望的时候,也仅仅是杀了一大批,但最后呢?新兴权贵又出现了。

  大宋王安石、大名张居中,乃至玄烨皇帝摊丁入田,也仅仅是治标不治本,依旧解决不了土地兼并的难题。

  秦侯爷之所以不提出变法、改革,就是因为如果他敢提出来,皇帝也保不了他,只能默默的做事情,让别人潜移默化的接受,接受了自然也就习惯了。

  这也是为什么秦侯爷要鼓励长孙皇后在全国建学校的根本原因之一。

  人有了学问,就会有正确的三观思维,当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被地主压迫了,久而久之也就反抗了。到那时候,均田制肯定会实现的。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