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章 发自肺腑道辛苦_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安六年春,刘琮率领水军大部自长江逆流而上,经虎林过皖口,由夏口入汉江,又经数日方回到襄阳。

  刘琦得了消息,一早便与蒯越、裴潜、邓羲等人往城外迎接。

  自从刘琮率兵出征江东之后,荆州政务便一直由蒯越代理,而刘琦则在荆州各郡力主推行新政,至于筹措粮草、征发民夫、选调后备精壮士卒之事,则由徐庶主持,陈宫协助。这大半年来荆州始终稳定发展,使得刘琮能够在前线心无旁骛的对付孙权,留守诸位功不可没。

  所以江东平定论功行赏的时候,刘琮也没有忘记他们,其实在刘琮看来,后勤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前线浴血厮杀,只是这些事情即便做好了,也没有多少人知道。可一旦做不好,那就影响巨大,甚至可能成为战争的转折点。

  近来关于曹、袁两军官渡之战的过程,刘琮也从特卫营打探出来的情报中,勾勒出了大致的轮廓。其中有些细节,与历史上惊人的相似。正如他自己所言,偶然性会有,但曹胜袁败何尝又不是一种必然呢?

  就袁绍而言,分权之制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谁让他打下那么多地盘呢?四州之地看起来给他增加了许多士卒民众,但若是没有忠诚的大将坐镇,如何能将这些实力转化为战争中的优势?更何况袁绍部下的这些谋士将领如审配许攸、沮授田丰、逢纪郭图,又有哪两个人的思想是统一的呢?没办法,只好让儿子们去,这又无形中增加了派系的划分和对立。

  反观曹操,无论是诸夏侯曹,于禁乐进许褚徐晃,还是颍川文人集团都是紧密围绕在以曹操为核心的中央政权中的。所以曹操也曾狼狈过、倒霉过:濮阳、宛城,都吃过亏,但是结果呢?不散不溃,屹立不倒。

  仅此一点就值得刘琮好好学习。加上有袁绍这个反面教材,若是不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简直对不起这两位老师啊。

  怎么学?学什么?对于刘琮来说,要学曹操举贤任能不拘一格的宽阔胸襟,不要学袁绍天下未定就急着以君王自居,更不要学袁绍对于麾下派系放任自大,甚至受其左右。

  袁绍在后世演义里被黑的不轻,但在刘琮看来,其实袁绍的个人能力并不低,因为演义中的抹黑还有史书中成王败寇的倾向,大部分人都认为他不过是个有点能力但是性格有缺陷的富二代,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比曹操要强吧?但至少在前期,袁绍的能力是远超曹操的。两人同为西苑八校尉,面对十常侍,董卓的时候同样处于绝对弱势。

  然而当时真正光芒四射,令天下人瞩目的人是谁呢?是出身于四世三公,天下门生故旧遍布的袁绍!从何进那里首先得到权力的是袁绍,杀太监两人倒是一块动手,董卓来了先一步出洛阳的也是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