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兵马未动粮草行_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连续数日的迷蒙细雨,虽然还带着初春的凉意,却并不让人觉得烦恼,尤其是对农夫来说,望着被春雨滋润的田地,心中涌起的便是对丰收的渴望。而在城北的军营之中,将士们仍旧冒雨出操训练,并没有因为这场春雨而懈怠。

  如今城北军营已比当初扩大了许多,各军营寨连绵数十里之地,将士们在泥浆中摸爬滚打,骑兵则在木马上练习,看到那些被磨得光溜溜的木马,刘琮不由苦笑着对徐庶说道:“这几年辛苦元直了。”

  荆州军的骑兵一向是军中精锐,然而战马的来源一直困扰着骑兵的发展,从数字上来看,荆州军依旧保持着两万余战马的数量,若是加上驽马数量就更大了,可是这其中有将近一半战马需要从关中乃至凉州购入,剩余的一半则是由荆州、江东等地喂养繁殖而来,与西凉战马相比,无论是力量还是速度上,都有很大差距。

  这两万余战马也不是单独成军的,除了明光骑编制最多,有五千余骑之外,再就是轻骑营的四千余骑,剩余的战马分散到各部之后便鲜少有能单独成营的。比如高顺的陷阵营,多以步卒为主,两百余骑供高顺及其近卫骑乘之外,剩余百十骑则充为斥候。所以各部将校若是到了决战之时,往往需要率领近卫,冲锋陷阵,充当决定性的打击力量。

  如果刘琮没有争霸天下,逐鹿中原之心,那么对于骑兵来说就可有可无。但若要扫荡群雄平定天下,没有一支过硬的骑兵主力,是很难想象的。

  荆州新政中,关于马政也有着非常详细完备的牧养和管理制度。

  “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汉初的马政,基本上包括官马管理制度和民间养马政策两大内容。就官营养马而言,汉初已建立完整的养马机构,形成分布较广的养马管理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中央的太仆寺是国家掌管车马的最高机关。太仆位列九卿,其助手初太仆丞外,还有下属养马厩的令、丞或长、丞。汉景帝时,西北边郡养马范围扩大,又在边郡地区增设了六牧师苑令,每令之下,设三丞为辅助。

  此外,中央的一些部门如廷尉,也辖有一定数量的牧场。在郡县也设有主持马政的官吏,称马丞,诸侯国则设“仆”官,下领“厩长”及“厩丞”,负责马政。

  从中央到地方主持马政的机构和官吏,平时与传驿系统相结合,战时则向军队提供战马。官马场的分布一在京师及近郊,一在边郡地区,尤以后者规模最大。京师的天子六厩,专供皇室专用;边郡六牧师苑令所领36所马场,集中在天水、陇西、安定、北地、西河、上郡等地,供军马之用。

  然而早在董卓乱政之前,这一套马政就基本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