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同声传译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站在视频那头的是个法国医生,而视频连线的这头却是一大帮华国医生。

  皮埃尔英语很差,所以就很自然地用了自己的母语,说得全会场只有黄兴桦和祁镜两人能听懂,其他人都是一脸懵逼,只能等黄兴桦的翻译才能听懂。

  黄兴桦的法语不错,是去法国进修那几年自学的。

  而祁镜的就要稍差些,毕竟当初读博被交换到法国的时间只有半年,语言环境的限制让他的口语很一般。当然也只是稍差而已,正常交流还是能做到的,甚至在专业术语方面反而比黄兴桦还要再强上一些。

  在十多年前,能操一口流利的法语或者德语,在医学领域还是非常吃香的。两个先进国家的医学实力和米国不相上下,而且国内有不少老牌医学院和法德两国的医学院也有合作关系。

  祁镜的法语就是这种合作关系下的产物,这也让他深知学习另一门语言的便捷度。

  也不是为了装逼,更不是为了显示自己有学历高人一等,祁镜学语言完全是为了能读懂一些奇奇怪怪的传染病期刊。这些期刊的内容都很偏,研究范围更偏向落后区域。所以绝大多数都没有英译本,而中译本就更少了。

  为了能看懂,祁镜一直都在自学乱七八糟的语言。

  从热带国家常用的法语、西班牙语开始,到阿拉伯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他多少都懂些。之后无聊的时候,为了读南亚东南亚那些当地的医学杂志,他还学过一段时间的印地语、马来语和泰语。

  反正宗旨只有一个,日常交流全部放弃,只要能看懂期刊就行。

  好在,法语是他学习时间最长的一种,至少能做到和人正常交流:“皮埃尔医生,你说是嗜酸性筋膜炎,那林医生的γ球蛋白是多少?”

  祁镜边问,一旁的黄兴桦就帮忙把他的话翻译给了台下那些主任。而γ球蛋白中的希腊字母“γ”就代表了第三的意思:“γ球蛋白就是我们说的丙种球蛋白。”

  “丙球?”

  “丙球和嗜酸性筋膜炎有什么关系?”

  “喂,老张,你可是皮肤病的专家,怎么问起别人来了?”

  “唉,这病临床上肯定很少见,我压根就没听说过。”座上那位年近60的老主任很无奈地推了把眼镜,“我觉得既然要用激素治疗,小祁还问起了丙球,应该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所以应该不归皮肤科管。”

  “原来是这样......”

  “听着似乎有点道理。”

  这位老主任虽然不懂,但靠着得到的两条线索倒是反推出了嗜酸性筋膜炎的特性。相比而言,那位皮埃尔就要差多了。即使知道嗜酸性筋膜炎是个什么东西,可依然不懂γ球蛋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重要性。

  “γ球蛋白?”皮埃尔眉头微皱,“我不太清楚。”

  (黄兴桦:他说不知道。)

  “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