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4.临床经验_最终诊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祁镜从小就有很严重的晕车症,基本不吃药上车很难撑不过十分钟。如果再加上饱腹状态,那晕车的程度和速度都会成指数级上升。

  好在,他上学的学校都离家很近,至少平时靠两条腿就行,不用挤公交。

  但学校中有一种名为春秋游的游玩活动项目,每次都是找一些远离学校的区域,动用的交通工具都是大巴起步,有时候甚至还会上船。

  从小,春秋游就是祁镜的噩梦。

  在他眼里,这就是对他接受和处理外来刺激的一种巨大的综合性考验,毫无游玩的乐趣可言。每每到了这种时候,他都只能靠着茶苯海明片强撑过去。如果刺激超过了药效,那就只能选择直接关闭大脑,也就是睡觉。

  长大了,学了医他才知道,晕车是视觉图像信号、空间位置信号和嗅觉信号互相叠加后的特殊产物。

  不过知道原理并不代表着能避免这种情况,即使可以通过长时间的适应来改善晕车反应,祁镜还是选择放弃这么做。毕竟上学和上班都离家不远,靠走或者自行车都能轻松搞定,没必要自虐。

  如果需要长时间乘车,祁镜也会沿用小时候对付大巴的办法。所以在去急救中心轮转之前,他是极度的晕车体质,几乎一碰就晕。

  讽刺的是,院前急救工作有一大半在车上度过。

  对于急救医生而言,后车厢是全封闭状态,肉眼可视的东西只有面前成堆的急救药物、器械和急救病人,每一次颠簸都是一种视觉信号和位置信号的冲击。

  这也算是他对急救中心的抗拒因素之一。

  “晕车?你怎么长大了还晕车?”

  祁森常年开车,对这种感觉没有切身体会。作为当年的外科大佬,他对这种内科的东西了解也不算多:“实在不行就吃药啊,你小时候旅游不都吃药的么,时间久了就习惯了。”

  “你自己听听,这是一个父亲对儿子说的话吗?”祁镜有些气愤。

  祁森没想到儿子会拿父亲的身份来压自己,连忙搬出了自己身为人子的经历来进行反压:“我当初要是拿这种破事儿去找你爷爷,怕不是要被他骂死!再说了,比起白白到手的破格晋升资格,这算得了什么?”

  威逼利诱之下,祁镜自然是妥协。破格晋升的诱惑确实存在,刚才也只是他的一时牢骚罢了。

  然而刚到分站,他就有些后悔了。可人已经进去了,再想出来没那么容易。

  常年不乘车导致的晕眩感被集中在了一点,瞬间爆发。祁镜也想过吃药,但考虑到自己对这个药物非常敏感,吃完就昏昏欲睡,反应也会变得迟钝,最终还是放弃了。

  其实明面上,祁镜只是个在临床工作了一年的小医生,也不是院前急救专业,到了急救中心必须培训两周时间。但因为是丹阳院前急救极度确认,他又是轮转制度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