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七十九章 交锋(二)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泰商行是弘治皇帝的,这不能动。大明皇家银行是张昭个人的,这还不能动?

  而户部尚书侣钟作为能臣,也并非是针对张昭。从户部尚书的职责而言,谁愿意把铸币权给一家私人银行?

  一枚弘治银元差不多含银量是六钱,要当一两银子用,这里面是近四成的利润啊!

  这钱难道不应该归国库吗?

  无论谁来当户部尚书,都不可能让张昭去赚这笔钱。当然,铸造技术只有皇家银行有。工部都没有。因此,需要和张昭谈一谈。这年头除非是被抄家,大臣们的私人财产还是受到保护的。

  所以,是否有人给侣尚书吹风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

  刘健作为首辅,在此事上直接表态,斩钉截铁的道:“理当如此。”

  这就是张昭当日得罪刘首辅的后果的最直接体现。

  其实,一般而言,越是重要的人物在议事时其表态就越靠后。因为,如果他态度亮出来,结果事情是相反的走向,那对其声望是致命的打击。

  但此刻户部尚书侣钟高举“大义”之旗,刘健心中早有决断,因而直接亮出态度,摆明车马。这也是他观察重臣们谁和张昭走的近的机会。

  张昭一介武勋,在这样的场合当然是没有“小弟”的,事实上他就是年纪最小的人,时年十九岁。

  他只能亲自下场。

  张昭站起来,对首辅刘健拱手一礼,道:“阁老,户部当然应当拥有铸造弘治银元的权限。下官赞同。”

  张昭这话说出来,不少人都有种刘阁老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但同时亦觉得张昭很“悲哀”。

  辛苦一场,上跳下窜,又是研发制造银元的技术,又是说服天子,又是在报纸上造势,结果在庙堂之上,所有的好处瞬间被刘首辅拿走。何苦来哉?

  礼部尚书张升就觉得非常痛快。小伙子,你还跳不跳?别着急,这还只是今天的开始。

  河东派的影响力还是很大啊。侣钟成化二年的进士,和城西白马书院山长唐宽是同年。

  太监张忠嘴角慢慢的勾勒出一抹笑容,在正殿的墙角看着站起来的张昭。

  他和刘瑾有同感。这位新秦伯独占天子、东宫的宠信,那他们这些内监怎么办?

  把张昭弄下去。

  …

  ….

  英国公张懋心里叹口气。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他处在张昭这个处境该怎么办?

  有舍才有得啊。

  这一大笔“横财”只能是舍弃,为等会接下来掌握大宁都司的军权打好基础。朝廷总不能吃相太难看吧?

  …

  …

  鉴于张昭以往机敏的表现,坐着的庙堂重臣们都知道他肯定要“挣扎”一下。但是,效果如何这就很难说。

  每位大臣神情、想法不一,都是看着右侧长桌前站起来穿着一身绯袍伯爵官服的张昭。

  张昭“敷衍”完刘首辅,转身面向弘治皇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