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零八章 李梦阳读报_明帝国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昭进宫的消息京中上下瞩目。御前的奏对情况很快就传出来。

  改革江南卫所,兴建海军,惩罚生员再由天子法外开恩,这一条条意料之中的消息依旧急剧的冲击着京中大臣、权贵们的神经。

  礼部尚书张升请求致仕的奏章第二天就摆在弘治皇帝的案头。他已经决定辞职。

  同时这也是为攻讦张昭失败负责。内阁票拟的意见是“可”。

  当然,以张升的政治地位,如果他一上奏章弘治皇帝就批准他辞职,那反倒是像他有罪。

  总得要往返多次才行。

  八月下旬是清秋时节,清晨时分薄雾渐散。一个个的报童在街道中卖着报纸。

  “卖报,卖报。今日真理报头条:鞑靼不足虑,大明的未来在海洋。”

  “卖报,卖报。今日明理报头条:法理与帝王。”

  “卖报,卖报。今日论道报头条:江南卫所改革浅析,枢密院需要改革。”

  李梦阳慢悠悠的走在报社镇的街道中,喊住一个背着斜跨帆布书包的报童,“小朋友,分别给我四份报纸。”

  所谓四份报纸指的是:真理报,明理报,论道报,邸报。

  现在京中的一般人读报只读前三种,但是他每次都会买一份邸报来对照着看。因为邸报的形式虽然枯燥,但是却会把昨日的奏章基本都节选刊登出来。

  这就是朝廷大事的脉络!

  他久历官场,自然知道这其中的门道。真正能影响朝廷决策的,绝不是三大报纸,而是邸报上刊登的那些“奏章”啊!

  “好的,老先生!”

  报童约十一二岁的样子,蹲在路边,麻利的将四份报纸递给李梦阳。

  李梦阳给了小报童一角钱的硬币,“不用找了。”

  随着报业的兴盛,各家报纸的价格不仅没有增长反而下降。现在每家报纸的价格都是两分钱。

  如今京中的货币早就被大明皇家银行发行的硬币慢慢的替代。市面上通行的是分、角、元。再往上的计量单位就是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

  之前的计量单位:分、钱、两被取代。

  当然,大明历代发行的通宝和宝钞还在民间使用。但正在逐渐的退出支付场景。大明皇家银行的网点对外回收、兑换通宝和宝钞。

  他内心里总有一股隐忧,大明皇家银行如果滥发货币会引起何种后果?

  但他终归是一介文士,对经济学不擅长。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听闻京师大学里的一些老师、学生就是在研究这个问题的。

  “谢谢老先生。”报童收了两分钱的“打赏”意外的高兴,连连道谢。

  李梦阳呵呵一笑,走进望海楼中。

  嘈杂的人声扑面而来,还有热气。完全不同于外面街道上的寒冷。

  店里的伙计忙迎上来,“老大人,还是老样子?”

  “照旧!”

  李梦阳拿着报纸,在大堂里找个空位置坐下来。吃着可口的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