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三章:变而通之以尽利_从综武开始征战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年义和团,什么武术大师,宗师那都不知道聚集了多少,大家一起会武津门,很有信心。

  但正所谓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一战下来,武术宗师们才真正见识到了洋枪洋炮的威力,任你把武术练得出神入化,也是无用。

  那些宗师,在火器面前,是什么样的心情?多少武术宗师,在那一战之后,就此心灰意冷,再也不谈武学。宁肯将一生的武术带到土里去,也好过传下来,被洋枪洋炮硬生生打断。

  但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有人绝望,也有人挺身而出,振臂高呼。

  挺身者,形意门宗师,单刀李,李存义!

  老龙头火车站的战斗,令李存义终生难以忘怀。

  在李存义之前的武术界,可以用敝帚自珍四个字来形容。

  无论什么拳种门派,虽然弟子众多,但大致都会分为什么外门弟子、内门弟子、真传弟子之类的。

  就如同《师父》电影中说得那样,一生真传只不过数人。

  像形意拳,祖师李洛能,一共有八位真传弟子,那你后面再往下传,谁也不能超过祖师,顶了天也就教七位真传弟子。

  面对真传弟子和对普通弟子,无论是用心程度,还是所受的武术技法,区别都是非常的大。

  只有真传弟子才可以得到师傅毫无保留的传授,内门弟子一般只能把一个方面学完,比如单独学完整剑/枪/拳的一种,而且哪怕教的是同样是一种拳术,还跟真传的有不少差别。

  李存义就表示,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所以,他提出了国术的概念。

  龙蛇中提到国术,说是当时成立了中央国术馆,把各门各派的武功,如形意,太极,八卦,通背,螳螂,八极,戳脚,洪拳,铁线,劈挂,弹腿,摔跤等许许多多的武功,统一称呼,都叫做国术。

  其实最早提出国术的人是李存义。

  那时候国家危亡,练武术的都希望能够为国出力,李存义那时候说形意拳叫国术,就要保家卫国。

  包括龙蛇中,只杀敌,不表演这句话,实际上并不是所有武术都只杀敌不表演,这句话的原话是李存义说的:形意拳,只杀敌,不表演。

  所以从李存义开始,打破了真传不过数人的规矩,也打破了各门各派的门户之见,建立了国术馆的前身——中华武士会,将各门各派,如形意,太极,八卦,通背,螳螂,八极许许多多都统一到了武士会的框架中去。

  “统一起来去做什么了?”听着徐重光娓娓道来,王道长心中好奇道。

  他常年在武当山上修练,对于武术界的事情并不够了解。

  “一是统一之后,原本的门户之见就逐渐没有了,大家不是一门胜似一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切磋之下,武术的进步自然越来越快,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的武术高手,比过去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