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三章:一九三二,剑仙已逝(二)_从综武开始征战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今世上的武术,种类繁多,数不胜数,但无论是练什么武术,内家拳还是外家拳,乃至于十八般兵器,无一不是在练武的过程中,同时打熬气力,锤炼肉身。

  因此,伴随着武术的提升,身体素质一定也随之提升,武术小成即锻体小成,武术大成即锻体大成。

  但凡练武术有所成就的,没有说体格差到哪里去,再次也比普通人强壮许多。

  这也是为什么无论过去武将留下的画像,还是民国武术家们留下的照片中,看起来都是身材魁梧,虎背熊腰。

  要不然壮士之称是怎么来得。

  徐重光来到此界二年多,参加杭州国术大会的时候,那时候他就已经是形意拳小成,肌肉饱满,身体昂藏的壮汉。

  又在武当山得传龙门剑术,国术馆得李景林授十三势剑术,与主世界所习得的全真剑法互相参照配合,国术馆又有褚挂亭等剑术教习指导,所以剑术上的进境最快,反而超过了拳术。

  而拳术和六合大枪的进境,略逊一筹,但毕竟有傅剑秋手把手地教,外加国术馆几位形意门的师叔指教,也已经大成,唯独八卦掌,尚还只是小成。

  一九三一年,徐重光的年纪正好是十九岁,剑术和拳术都已大成,皮肉筋骨在练剑和练拳的过程中已淬炼圆满了。

  但就如同龙蛇演义中,从明劲到暗劲,是从感动中去找寻的。

  而气感的产生,也需要情绪地推动和刺激,在这种种情绪中推动下,心神激荡,心意合一。

  虽说有了气感,但又因为稀薄而不能用气去增幅自己的身体素质,所以表面看上去,与产生气感之前并没有什么变化。

  但这丝气感却会像地下水一样,暗中流淌、滋润肉身,令肉身不至于那么快就衰败。

  本来一个练武之人,一生中的巅峰时期,也就是二十岁到四十岁。

  过了四十岁,无论你是什么人,都要受到年纪的影响,开始缓慢的走下坡路,尤其是六十岁以后,根本不可能和人动手的。

  而生出气感的武术家们,即便是到暮年了,虽说实力会有所下滑,不如巅峰期,可是仍旧能保持七八成左右的实力。

  所以孙禄堂可以在暮年之时还战胜五个东瀛高手,但如果是王子平这种,本来实力就和他同属于宗师人物的对手,那肯定是要吃亏的。

  包括像叶问4的电影里面,叶问一个七十岁患有癌症的老头居然还能够打败西洋大兵。

  傅剑秋道:“能将一门武术练至小有所成,就可以开馆教徒,成为武师。而能将一门武术练到大成的人,则可以称为武术大师,但凡能生出气感的,则可以称为武术宗师了。”

  “像庆之这样,二十岁不到,就将内家拳练至大成的,倒也并非没有,但真正难得,还是由外而内,生出气感的这一步。”

  徐重光道:“是啊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