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二章 云中谁寄锦书来_倾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帝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但是那多数都是在国家危亡关头,比如当初李世民率军迎战突厥于渭水。

  当初叶应武御驾亲征,北上幽燕,所为的也是率领禁卫军和神卫军支援北伐战场,尤其是为了和忽必烈率领的蒙古主力大军决战,从而避免明军北伐幽燕受到影响。北伐是华夏三百年之梦想,更是大明立国以来最大的奋斗目标,所以叶应武为了北伐的胜利而御驾亲征,亲自和忽必烈战于沁水,在情理上到也说得过去。

  毕竟叶应武的对手是蒙古大汗忽必烈,双方王对王,并没有辱没叶应武大明皇帝的身份。但是现在沁水一战,明军虽说不算大获全胜,但是也已经完全掌握了战场的主动,尤其是随着幽燕战事告一段落,在其余战场的主力战军也能够腾出手来一起收拾这一支蒙古军队,可以说雁门关的蒙古军就算是没有叶应武在这里,也会在明军的强攻中插翅难逃。

  此时叶应武再坐镇太原府,看上去就有些小题大做了,尤其是当时在沁水叶应武亲自率领具装甲骑突击蒙古怯薛军骑兵,消息传到南京城,更是震惊朝野,而文天祥和苏刘义等人商议之后,都觉得不能再让而叶应武如此冒险了,毕竟叶应武是一国之君,之前还是明王殿下的时候,上阵冲杀大家还能忍忍,现在都已经是大明皇帝陛下了,就算是禁卫军的护卫能力再怎么举世无双,谁也没有办法保证一点儿问题都不出。

  而叶应武别说战死沙场,就算是受了伤,都有可能引起动荡,所以叶应武在逆转了局势之后,已经不需要继续坐镇前线,返回南京城并且委任大将在前方挂帅指挥就可以。

  叶应武不慌不忙的走进屋子,接过来奏章,看着奏章上面的字体,虽然很工整,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刚正之力道,正是叶应武再熟悉不过的文天祥字迹。而在这奏章之中,行文中正平和,最后也只是表示了叶应武应该回到南京城的意见,而不是强烈要求叶应武回去。

  “师兄的性子倒更好了。”叶应武不由得笑了笑。

  文天祥素来待人随和,除非是愤怒异常的时候,不会发出感慨之叹,尤其是现在位极人臣,更是对自己的言行有着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待人接物都有远比之前多的中正平和之气。

  而再想想当初文天祥以状元之身份被贬为白丁,最是人生郁郁之时追随叶应武,当时的文天祥总似乎有一种不平之气按捺不住想要喷薄而出。现在这胸膛中的不平之气显然都已经化作了治理国政的满腔抱负。

  叶应武不得不承认,没有文天祥,他走不到今天,甚至没有苏刘义和站在身边的陆秀夫,也就没有今天的叶应武,所以对于他们这些当初义无反顾跟在自己身边的臣子,叶应武是心怀感激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