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一章 与天上地下讲道理_人间问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眼前的老人自报家门之后徐博温脸上先是闪过一丝错愕,但随即便又平静了下来,想到传闻中这人的那些事,想到对方可以算的上是高的可怕的地位他自然也就能理解了为何他可以如此手段通天。/p

  p只是他徐博温不理解,传说中这位天下文人的祖宗不是早已在一人和和一个王朝的较量之中殒命了吗,为何今日千年之前的古人又会出现于此?/p

  p最初读到这位堪称是儒家创始人的老人的故事是在一些野史之中,当年初通文墨且血气方刚,只觉得这位老人以读书人的身份可以搅乱一个王朝是何等霸气的举动。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脚下走过的路越长徐博温便开始不怎么认同这种举动了。/p

  p搅乱一个王朝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君王暴戾殒命是不错,但之后王朝分崩离析而天下大乱陷入无法预料的黑暗历史,最终受苦受难的还不是那些无法反抗的普通百姓?/p

  p幼时负籍游学正值天下大乱,他经历了太多的颠沛流离和无奈苦楚,最困难的时候甚至饿到与野狗争食,这些在他看来都未曾动摇他内心当时为生民立命的读书志向。/p

  p直到有一天,他游学至大泽即今日的天渊大泽郡,那里当时正值灾荒加之战乱刚过简直可以说的上是令人发指的贫瘠。徐博温在那里仅仅待了半日便强撑着疲惫的身体离开,虽然那可能让他英年早逝但是他却毫不犹豫。/p

  p他永远忘不了在大泽郡见到的那一幕,到处是尸体,而尸体旁边则是简陋的炉灶,守尸而食,那是何等恐怖又是何等悲凉的事。直到他徐博温离开的时候那些平民看着他的眼神已经毫无生气,那种感觉,就像是看到了一具尸体,亦或者是看到了可以活下去的食物。/p

  p从大泽郡离开的徐博温后来侥幸遇到了当时的武皇和杨王才勉强活了下来,曾经他对他们两人说过如此场景,当时武皇握着拳头说若有一日他当了皇帝一定要让乱世永不加于民,而当时的武皇还仅仅算的上是一个副将,手下兵马不过几千人罢了。/p

  p其实那个时候武皇所说的话又和何尝不是当时徐博温心愿?虽然那个时候他还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他也不是享誉天下的读书人。如今虽然他成了皇帝,他也成了一人之下的当朝太师,但是当年的心愿却从来不曾变过。/p

  p正因为如此,即便是武皇现在一些政令和手段可以说的上是愚民或者是利用民心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为了防止乱世,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徐博温从始到终无论是和杨王反目还是其它的有悖于他本心的徐博温都选择了站在武皇这边。/p

  p先前面对老人的质问徐博温其实想说,虽然他如今不再意气风发,也不再是一个纯粹的读书人,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