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三零章 英雄所见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到这个时候,王羽都恨不得立刻把电话给发明出来,哪怕只是无线电也好啊。人聚不到一处,还要集思广益,实在是很让人抓狂的一件事。

  这样的状况,哪怕他不是身在幽州,而是回了高唐也不会得到改善。随着领地和战场的扩大,他能顾及到的层面越来越倾向于战略方向,具体到各个分战区,就只能依靠将帅们的判断了。

  理论上,将来负责北线战场的将会是徐庶,王羽在做出决定之前,当然要听听对方怎么说。

  好在贾诩虑事周全,在传信幽州之前,已经和徐庶交换过了意见,倒是不用王羽自己再折腾了。不单是徐庶,贾诩和自己的弟子庞统,以及徐州主将张颌也交流过,最后才将意见汇总过来。

  胖子虽然总是将偷懒挂在嘴边,到了较真章的时候,勤奋劲也是不输于人的。

  徐庶的意见很符合他一贯的作风,他认为针对羌军压境的情况,青州方面应该提前发动对并州的全面进击,拒敌于国门之外,不使西凉军有突入到冀州腹地,甚至威胁到幽州的机会。

  冀、并二州之间,有连绵的太行山脉阻隔,可太行山虽是天险,却天地造化却没想过将两边彻底阻隔开,于是方有了太行八陉。

  袁、高对并州的战局并不全面,主要势力范围都集中在上党、太原一线,其他郡国基本是真空状态,在徐庶的袭扰之下,自顾尚且不及。哪里又顾得上侵攻冀州?

  而且当时青州军并未全占冀州,袁、高想侵攻青州。只有滏口陉一条通路,远称不上难以防备。现在西凉军大举东侵。而青州也正在进行冀州的最后统和,一旦让他们在并州站稳了脚跟,冀州的防务就会骤然吃紧。

  徐庶的意见很明确,西凉军人多,多处布防的话,只是让他们充分发挥兵力优势,实非致胜之道。所以,要抢先动手,在并州战场上争取先机。

  要说徐庶胆子也大。早在传信给王羽之前,他就来了个先斩后奏,直接派人去壶关劝降去了。说是劝降也不大准确,徐庶虽然冲劲十足,但遣使通敌这种大忌却也是不敢沾的,他派过去的使者,是以贸易大使的名义,也不是去做说客,而是单纯的起到告知的作用。

  说白了。他就是照搬王羽对付公孙度的那套,对袁、高两个丧家犬当然用不着对公孙度那么客气,徐庶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袁高了解青州有个平北策。可以让他们在投降和顽抗到底,甚或投靠西凉军或曹操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选择。

  本着广结盟。共同对抗青州的原则,曹操之前几年对袁、高也是极尽笼络之能。怎奈他是袁绍的跟班出身,后来河北大战也是先行退出。多少有几分逃兵的嫌疑,袁谭有些动摇,想先借助曹操的力量报仇再说,高干却很有几分傲骨,坚决不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