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5章太上皇的“罪己诏”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直隶这边,除了通往京城的路,其余的都不太行,都要改造!”

  朱见济严肃指出。

  交通其实也是关乎王朝统治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中央和边境不能做到在三个月内传递消息,那么后者对于前者来说,就是失控的。

  只有信息可以迅速传达,中央调动的军队快速的到达指定地区,这样的统治才算稳固。

  古代王朝的扩张,版图扩大的同时,交通路线也在随之辐射到更远的地区。

  蒙元之时就大修驿站,大明也很重视这方面。

  可惜受限于生产力,只有官方要用的道路修的还算用心,其他地方就只能算是凑合了。

  典型的就有京城和附近乡村的连通小道,这些路都是百姓进城需要用的,城里的人没必要去乡下,所以朝廷也没怎么派人修整,是一条普通的泥巴路。

  而朱见济雄心勃勃,

  他现在的确还小,做不了太猛烈的动作,但也可以在细微之处,一点点的改变这个大明朝。

  现在才第五个月,

  景泰五年连一半都没有过去,

  他就已经把玻璃、水泥和飞梭整出来了,虽然有后发优势,工人们只需要没日没夜的拿着太子给的配方琢磨配比问题就好,但也给了小太子很大的自信。

  天命在孤!

  到现在为止,朱见济做的所有事看起来都没有什么阻力,好像命令一下,就有人帮忙办好了。

  可搞政治,真的有这么丝滑吗?

  那只是因为朱见济的所作所为还没有处理到对方的根本利益罢了!

  考成法审核官员绩效,正常,何况这是在天子脚下,做事情自然要战战兢兢,丝毫不落。

  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就没有一个是因为考成法而遭到斥责的。

  而商税,

  朱见济只是征收老百姓的税罢了。

  他禁止官员经商了吗?

  他把那些商铺全给没收了吗?

  他要官老爷们把名下田产和店子登记出来,逐一缴税了吗?

  没有!

  官员还是在经商,

  甚至军队也在经商!

  从上到下,好一个“商业化”的大明!

  而当他们面对一个说话有些分量的实权皇帝,面对没有触及到自己根本利益的所有政策,以商人权衡利弊、善于妥协的特点,拥有灵活底线的士大夫们也就是在朝堂上抗议了一下,然后便半推半就了。

  小太子的招数的确很诡,但古代做题家们又不是白长的脑子。

  他们人数众多,还会学习。

  王文好同志现在骂人,不也先把自己放在道德高地了吗?

  户部的那些账本,也不都换成了表格,并且算账越来越利索了吗?

  真正的斗争,

  不久后才会开始!

  在回皇宫的路上,朱见济看着天边的晚霞,心里做好了准备。

  但还没等怀着壮烈之心回到咸阳宫,景泰帝就派人先把儿子拐去了供帝王安睡的乾清宫中。

  一进去,朱见济没看到夜夜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