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二章 准备_覆清179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佩环报的平安后,他才顿时松了一口气:“好,好,好,哈哈,没事就好!”

  见到女儿没事后,林儁顿时放松下来,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喃喃自语道:“如此一来,就算叛军攻进城,我林氏一门也不算完全绝后了。”

  林儁光顾着高兴了,连手中的信纸掉落了都没察觉。

  林祚远见状,连忙上前捡起地上的书信看了看,惊讶的说道:“老爷,这袁大家竟然也到了遵义了。”

  “什么?”林儁闻言一惊,顿时回过神来,连忙一把抢过书信看了看。

  “老爷,姑爷一家已经决定投靠遵义了,小姐也被聘请成为了遵义女子学院的先生,如今袁大家也投靠了遵义,这......这......这可如何是好?”趁着林儁看信的工夫,林祚远连忙开口说道。

  对于成都能不能守住,大家都心知肚明,现如今入川的各个要道都被叛军堵死了,成都已然孤立无援了。

  林儁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得知林佩环在遵义报了平安后,他才显得很高兴。

  不过对于林佩环在信中隐约的暗示让他考虑考虑选择投靠红旗军的事,林儁却一时有些沉默了起来。

  林儁能一步一步从捕头小吏爬到如今的一省主官,除了运气使然,能力出众外,也在与他能看得清形势,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样的选择。

  可是如今面临的情况不同,这让林儁一时有些犯了难了。

  黎汉明在忙于新学开学与报纸发行的准备工作时,也没疏忽对各地动向的了解,如今大战已经到了关键时刻,黎汉明可不想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出现意外。

  “大帅,据报,云南东川、武定州、永北以及楚雄的大姚等地皆已被第一师的米生贵部光复,缴获白银三百余万两,铜近三千万斤。”

  听到这个消息,黎汉明顿时眼睛一亮,此时他才忽然想起来,云南可是是清代全国铸钱业的原料基地。

  他先前光想着攀枝花的钢铁了,倒是把如今的铜钱给忘记了。

  于铜钱,大家肯定不陌生,毕竟这是历朝历代都在使用的货币,最多就是铜钱上的年号不同而已,制造铜钱就需要大量的铜,但是在铜生产量方面,古代的产量一直都不是特别高。

  在明朝时期,虽说云南也产铜,但是产量并不是特别高。每年也就是十多万斤,清朝初期也是一样。到了清朝康熙时期,云南铜矿的产量开始大幅度增加。

  历经康熙、雍正两朝的经营,到了乾隆时期达到了鼎盛。

  黎汉明记得,到了如今的嘉庆时期,年产量以及达到上千万斤了。

  有一点不得不说,怎么什么好事都被乾隆赶上了?如果没有云南的铜商和两淮的盐商,乾隆绝没有六下江南的资本。

  而黎汉明如今得到了满清铸钱的原料基地,意味他也可以铸造自己的货币了。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