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G34两用机枪介绍(来自网络)_重生抗日之风起东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MG34式792mm通用机枪是最早出现的一种两用机枪,是德国毛瑟公司设计的。它综合了以前许多机枪的特点,同时自身也有不少特点。它是第一种大批量生产的现代通用机枪。作轻机枪使用时两脚架固定在机枪枪管套筒前箍上;作重机枪使用时,机枪安装在轻型(铝制)1943年式高射三脚架或1936年式高射双联托架式枪座以及折叠式高射支柱上,也可固定在与1934年式专用高射支柱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还生产了许多MG34S式和MG3441式等改良型机枪。改良型机枪比原型机枪尺寸短,枪管也短;发射机构只能连发;具有更好的缓冲效果和枪管助退作用。至于MG34机枪的装备程度基本是从1935年德国宣布废除凡尔赛条约起就开始装备德军,并且在抗日战争中,希特勒甚至还提供给国民政府军队一些MG34和MG13机枪。但事实上,在二战中,MG34机枪始终没能取代老式的MG08机枪和MG15机枪(这些老式武器大量装备给二线部队和党卫军),后来的MG42机枪也没能取代MG34机枪。因此,二战时期德军的机枪装备十分杂乱,不过MG34机枪确实是通用机枪的鼻祖。MG34机枪曾大量作为德军地面使用的制式机枪,现已撤装。

  编辑本段历史及设计

  MG34是1930年代德军步兵的主要机枪,亦是其坦克及车辆等的主要防空武器。MG34开发原意是为了替代MG13等的老式机枪,但因为德军的战线太多,直至整个二战完结都没有两把MG34,后方为加装三脚架的外貌

  完全取代,更衍生出更为著名的MG42,而其他老式机枪在二战中仍然同时服役。MG34由毛瑟公司的海因里希沃尔默(HeinrichVollmer)所设计,以莱茵金属推出的MG30机枪(Solothurn1930)改良而成,将原有的弹匣供弹改为弹链供弹、加入枪管套及提高射速到每分钟800至900发。MG34在推出后立即成为德军部队的主要武器,在西班牙内战中,德军士兵协助佛朗哥部队作战时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MG34亦开始成为通用机枪的初型。MG34的生产需时很长,成本亦很高,每把须用49公斤(108磅)的钢铁以钻削方式才能制造出重121公斤的MG34,而由于射速高,枪管较易过热,也较易出现故障。MG34可用弹链直接供弹,亦可用50发弹链装入的单室弹鼓或75发非弹链的双室弹鼓挂于机匣左面作供弹,但改装成75发双室弹鼓后无法直接改回弹链供弹。MG34的枪管可以快速更换,只须将机匣与枪管套间的固定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