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章出名要趁早_重生资本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楼房间里

  陈逸吃过饭后,回到自己的房间,从一处收理的整整齐齐的箱子里,拿出一支钢笔,和一本崭新的笔记本,以及收藏了不知道多久的三国演义。

  后世说到教育内节目,陈逸最喜欢看的就是百家讲坛了,其中尤其是易教授的品三国,陈逸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依旧百看不厌。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它虽然是一本历史小说,但却流传非常之广。

  喜欢历史的人,三国是一个避不开的话题。

  这个年代香江的小说风气很浓厚,著名的金庸大侠靠着一支笔,一系列武侠小说,创下香江影响力和销量数一数二的明报。

  陈逸之所以拿出易教授的品三国,除了他在百家讲坛足够火以外,再一个就是陈逸这脑子装不下太多东西,拿这个出来,一是他比较熟悉,二是可以对照三国演义瞎掰扯。

  本来易教授的品三国,就是依照个人观点来给大家解读的,之所以受欢迎,主要在于三国演义本身受众群体比较大,尤其三国历史中的人物,什么说曹操曹操就到,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二爷,爱哭鼻子的刘皇叔,赵云、张飞、马超、黄忠五虎上将。

  很多人即使不太熟悉三国的历史的人,他们也或多或少听说过里面的一些人物和历史大事件。

  早年身无分文来到香江的倪框,号称人型码字机的他靠着写小说剧本,成为仅次于金庸的作家富豪、四大才子之一。

  如果金庸不是有明报在手,还真不一定比倪匡有钱,毕竟不是谁都能做到每小时写三四千字,同时给多家报社连载小说。

  除了以上两人,还有很多依靠小说出名的人物,就不一一指名道姓了。

  出名要趁早,陈逸觉得这句话很对,大器晚成的人只存在于少数人身上,大多数人早期如果不火,最后都会慢慢变得寂寂无名。

  所以,出名一定要趁早。

  人生在世,无非名利二字。

  有着足够广的受众群体,再加上易教授用一种比较通俗直白,贴近现实的讲述方式,让人一听就懂,一听就明白,进而吸引了很多观众。

  不管在任何一个年代,高知识份子群体总是占据少数,大部分老百姓不管文化水平高低,哪怕是到了几十年后接受了全民教育的人们,现实生活中依旧喜欢那些俗而不庸,俗而不媚的节目。

  当然了,像这类历史事件的演讲,很容易引起社会的舆论争议,不过有争议也正是陈逸看重的,需要的,有争议,就会被人们拿来广泛的讨论,而讨论这些东西的群体,一般不会是普通大众,而是那些所谓的高知识份子,因为只有他们才会有那份闲心,来关心这些事情,而一旦他的名字从那些人口中口口相传,那么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能无形中提升了他的名气以及影响力。

  陈逸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