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四章 感谢时代(结束了)_我没想当影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就在沈明家里。

  书房,沈明坐在椅子上,面色沉稳。

  “《火星救援》票房这么高,你们之前有想过吗?”

  “这个确实想过,基于《流浪地球》的高票房,我们觉得这个项目只要做出来,票房就不会太低,而且有文化部的支持,但是说实在的,没想到会这么离谱,居然登顶影史第一了!”

  “听说你们要展开了很长时间的调研?针对哪些方面?”

  “这个要等到下映后才开始调研,等到热潮褪去,因为那个时候,观众反馈的意见比较客观!”

  “比如剧情上的问题,人物好与不好,哪些地方没有交代清楚,场景美学是不是有违和感,角色穿的那身衣服好不好看,有那些地方让大家觉得不舒服,以及对影片本身的预期有没有达到?没有达到的我们就得在后续的作品中想办法满足观众的预期。

  “还有更细分的,包括年龄层、性别、需求,以及数据上的调研。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访谈形式,以及在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分别再一次放片之后,再做一个问卷让大家讨论帮我们划重点,最后确定哪些是要调整的核心。”

  “所以,会有下一部?”

  “下一部可能不是《火星营救》,但是类型相似。”

  “你个人对电影的总结,以及预期是满意的吗?”

  “这个要分两个层面来讲。第一个是理想中的状态,其实好多地方都没有达到预期,不管是制作层面,还是人物上面,以及拍摄和特效,始终有很多地方差很多;第二是客观状态,这部电影我们从立项到上映只花了26个月,已经比《流浪地球》的周期缩短了百分之四十!”

  “技术上有什么困扰?”

  “其实,《火星救援》的特效放在国际上也算高层次的,偏写实的特效,这个真要感谢《流浪地球》锻炼了队伍,我们做《流浪地球》的时候,也想偏写实的,但是,经验不够,只能各种用CG技术替代场景渲染,为什么要用加风雪吗?这都是讨巧,就像当年《侏罗纪公园》一样,为什么要下大雨,遮蔽细节的不足呀!”

  “最顶级的特效,像《猩球崛起》就很写实,我们的下一部《流浪地球2》就在往这个方向努力!”

  “那你觉得相比较《流浪地球》,《火星救援》的优势是什么?”

  “还是电影质感吧,《流浪地球》有相当硬核的概念设计和科幻属性,被电影里某一部分家庭情感、个人情感给消解掉了,甚至有很多前期概念设计最终在电影并没有得到呈现。其实大家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感受到这是一个硬科幻,更像是灾难片。到了《火星救援》,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科幻感,本来想给我设置一条家庭线的,直接被拒绝了…没有必要!”

  “你觉得科幻电影到了最好的时代?”

  “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