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0章:退耕与移民_民国第一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民国也只是小规模开发,未进行大规模的乱挖。这是为了避免破坏黄土高原的地下水。

  黄土高原的地下水一旦超过两米深,那里的地下水一旦用掉就很难自然补充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黄土高原上种树。前几年长势喜人,接着就枯萎死亡的原因,黄土高原上完全不适合种植那种根系发达、耗水量大的树木和植物。

  毕竟黄土高原不是说寸草不生,搞绿化并非太难,怕就怕那种极为干旱的天气,从黄巢之乱开始,黄土高原上人竞相食的记载就不绝于书,发生人吃人的时候,往往是草根、树皮、树根都被吃光的时候。

  也就是说,历史上黄土高原出现了许多次植被被破坏一空的情况。

  黄土高原仅仅只有4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实际上并不是太大,但也绝对不小,起码比江苏省还要大上三分之一。

  治理黄土高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治理黄河。

  如果没有黄河的原因,这块地方就当成沙漠掉掉也无所谓,但是每年的泥沙流入黄河,给华北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治理的方法,实际上只要肯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都还是能治理得差不多的。

  首先就是绿化,第二就是修建拦沙大坝,第三可以调水灌溉。

  绿化是保持水土的前提,拦沙大坝则可以把肥沃的泥沙拦截下来,俗话说村有百口坝,再旱也不怕。

  拦沙大坝积存的泥沙,可以改变黄土高原的沟壑状态,并且形成非常肥沃的种植条件,可以在这些积存的泥沙上种植草木。

  调水喷灌可以从贝加尔湖调水,可以逐步的把喷灌搞起来,等科技进步了,可以搞滴灌。

  最有效和最快速的还是拦沙大坝,不仅可以把泥沙拦下来,快速的减少入黄泥沙,还可以把水引入大水池里储存起来,从而大量减少黄河水的含沙量。

  但是中大型拦沙大坝工程量大,以当地经济是不可能完成的,这必须一国之力去建设才能建设起来。

  当前的中国是别想了,因为当前要把资源用在更需要建设的地方,因此只能先通过成本比较低的绿化,以及建设部分拦沙大坝来减少入黄泥沙。

  毕竟现在中国要面对的是整个白种人世界,资源要向扩大战争潜力方面的建设倾斜,所以暂时还不能抽调一国之之力去做这一工程。

  为了让黄土高原恢复更多的植被,减少人为破坏,所以要将这里的人口大量迁移出去。

  迁移出去的人口,想成为工人的话,可以在移民区当工人,移民区也将兴建很多工厂、矿山。

  也可以选择成为农场主。

  两者各有不同。前者不用担心破产的风险,失业了有失业保险金可以领取,是肯定饿不死人的。

  后者可以拥有土地。但是有破产的风险。

  在当前中华民国的体制、经济结构上来说,破产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