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4章:最后的繁荣_民国第一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淘汰下来的800万吨的钢铁厂,可以交给日本。让日本去生产钢铁。”周子跃说道,“日本人还是可以把废物利用一下的。”

  “也好。不过大型炼钢技术,我们还是要保证尽量不泄漏出去。”江渝说道,显然还不想这么早将钢铁冶炼产业分包出去。

  尽管钢铁不是很高级,但是大型冶炼技术还是比较高级的。至于合金钢材方面,中华民国现在也全面开花,等形成了足够庞大的产业之后,则可以将普通钢铁生产分包给各附属国去做。

  当然,在非战争期间,那么多的钢铁被生产出来,如何消费掉是一个问题。

  消费不掉就会造成产能过剩,因此财团开始大量制造重型装备,如大型吊车、大型工程车辆。

  如今最大的挖掘机,斗容已经达到了80立方米。调车也越造越大,已具备了建设高速公路的能力。

  从陕西丢到中亚行政区的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在195年建设了一千公里的路程,196年则计划建设000公里。

  铁路系统在195年则进行了技术革新,火车动力分配有了新变化,中华民国将铁路动力平均分配在各个火车轮上,使用内燃机作为动力,使动力分布平均,刹车也方便。从而大大提高了火车航速,火车速度达到了每小时180公里,大大的提高了运输效率。火车提速,对于中华民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来说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中华民国的版图实在太大了,以前坐火车的话,要从上海跑到中亚行政区去,最快都要坐个五天。

  当然中华民国现在有飞机了,为了消耗掉越来越多的钢铁,财团不断加大飞机制造业的规模。

  全国各地的飞机场都已经修建了不少。

  民航客机越来越多,民众出行也边得更加方便起来。同时空运也成为一个新兴产业,财团正在大量的建造运输机。

  这些运输机和平时期能够进行商业运作,例如帮财团旗下的快递公司运输货物,或是运输私人很急的货物。

  战争时期这些运输机则能够投入后勤运输的行列当中。

  这些飞机不仅在中华民国境内大量使用,同样也在各附属国境内大量使用。中华民国为了消化掉那些钢铁,在那些附属国大肆投资建设公路、铁路、机场、电力等等基础设施,俄国成为了中华民国大力投资的一个国家。

  红色毛熊被灭掉四年了,四年来俄国大肆建设,只要肯干活都有收入,大量的基础设施被建设了起来。

  俄国的大部分人口都去建设基础了,但并不影响他们的生活水平。因为商品可以从中华民国进口。

  俄国各地建设起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同时开始向中华民国大量出口资源。中华民国在中亚行政区的资源开采都减少了,俄国的煤炭、石油、矿石等等资源被大量出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