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七章:世界最好的军校_民国第一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牢固的大棚子,讲武堂里放着一张桌椅。

  当江渝来到讲武堂时,只见学生们正整齐、端正的坐在下面,双手平放于膝上,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一股硬朗的军人气质。

  但向后看去,却发现有三百名刚入校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坐姿虽然极力端正,但却缺少那种气质。另外三百名刚入校的士兵、军官,却和那些军校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同学们,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就是我中国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伟大军事指导思想《孙子兵法》。”江渝坐下后对他们说道:“世界有三大军事指导思想,一个是德国的《战争论》,被英法美等国引用建立起了他们的军事体系,另外一个就是俄国《制胜的科学》,引导俄军建立了自己的军事体系,还有一个就是我们中国的《孙子兵法》。而我们当前所建立起的军事体系,并非是用《孙子兵法》,而是吸取了《战争论》以及部分《制胜的科学》才建立起来的。”

  江渝叙述之后,话锋一转,说道:“不可否认的是,《孙子兵法》确实是一部即使放在这个时代依旧是极为先进的军事指导思想。也许同学们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我还要禁止大家《孙子兵法》,但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中国看了几千年孙子兵法,为什么越看越不会打仗?这是为什么呢?”

  是啊!为什么呢?

  下面的军校生们都困惑得怎么也想不通。

  “像我这种思想并非首创,明末时期《武备志》的作者茅元仪就认为,行伍之人忌看《孙子兵法》,这种思想甚至是从更早的时期便已出现了,也许在汉唐时期就已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便拿《孙子兵法》当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来说,如果按照我们字面上的理解,却是‘不用战斗即使敌人屈服’,可是同学们如果深入研究孙武创立的兵家思想,便会知道兵家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必战方有和。这岂不是前后矛盾?以孙武的智慧,岂会犯下如何低级的错误?”

  “所以古人在研究《孙子兵法》时,那些深入研究者必然发现其中的问题,那就是《孙子兵法》在翻译中出现了错误。在秋战果时期,不的原意是丕,丕的意思是‘多种’的意识,也就是说‘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正确译法并非不打仗就可以使敌人屈服,而是‘多种战斗方法才能使敌人屈服’,两种意思简直背道而驰。如今这个时代,工业技术迅速发展,军事技术rì新月异,战争已出现了极为多样化的方式,如大兵团集群作战、破交战、敌后战、信息战、特种作战等等等等,如果我们在战争中只使用单一的作战方式,只会被敌人击败。就如壬子年中俄外蒙战争,我们使用特种部队和空军对敌人的铁路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