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一章:弥漫的战争气息(求首订)_民国第一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一开打,甚至能获得高达十多倍的回报率。

  同时江渝在国际上大量买进粮食,粮食在一战当中价格也是会上涨的,价格上涨个两三倍那是完全可以的。

  虽然回报率也不算太高。但手里有大量粮食首先可以保障国内不会饿死人,并且可以在一战爆发后动员更多的人口参与到工业生产当中去。

  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尽管当前中国农业生产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并且粮食产量开始逐步增加。但江渝还是得防着一手。

  后世历史学家认为:“一战前夕,各国都意识到一场战争不可避免,但战争双都认为这将是一次可以迅速结束的战争,同时确信己方阵营能获得胜利。然而渝少年时期游历欧洲,对协约国、同盟国阵营极为了解,敏锐的洞察到了即将爆发的欧洲大战并非是一场短时间内就能结束的战争。因此提前做好了应对准备,如提前向世界各国提出巨额借款,在工业产能过剩时期大力发展工商业,并在大战前大量购入橡胶等稀缺原材料,并购入大量粮食确保中国的粮食供应。正如他所预料到的那般,这场战争迅速扩大到了世界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趁欧洲人忙于自相残杀的机会,成功使中国初步崛起,为rì后中国成长为超级大国奠定了基础。”

  1913年夏,中国夏收再次到来,这次夏收在安徽、苏北及北方平原地区出现了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的身影。

  同时在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小型农机、拖拉机,其中以华东、湖广地区的小型农机最为普及。

  这些小型农机和大型农机的出现,使农业人口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建设当中。

  在农村地区,在地方行政人员的动员下,以及地方乡绅的出资下,建设起了大量农村砂石路,许多地区甚至建起了农村公路。

  同时在行政人员的号召下,各地农民开始发展养殖业。家家户户都开始养鸡养鸭养猪,以往的农村人口不是不想养,而是实在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养。

  由于之前没有什么农机,农业生产几乎都是靠纯粹的体力,生产效率低下,加上产出又没那么多,自己吃都不够,哪里能顾得上那些牲畜啊!

  如今却是不同了,就算是佃户,首先佃租不要上交多少粮食了,而且国家还没有农业税收到他们头上,更没有什么杂七杂八的税。

  加上农机的普及,他们第一有时间了,第二也有许多余粮了,发展养殖的基础已经具备了。

  如果是自耕农,那rì子就更舒服了。不过这个时期的自耕农有了更多的负担,因为义务教育开始普及了。

  连女孩都进女校接受义务教育去了,家里的小子要是不进学校,那以后岂不是连媳妇都找不到?

  而此时的教育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