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章 归队_决战朝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归队

  第三十章归队

  坦克部队很快就驶上了公路,当然,YY手机由此我也可以亲自体验一回在坦克舱里行军的滋味。

  只是不进来还不知道,一进来就吓一跳。这时代的坦克还真跟我想像的有很大的差距。

  空间大小倒还过得去,据吴营长说,这完全是因为63式坦克为适应水陆作战而增加浮力、减轻重量,这才使得它的内部空间相对宽敞。这要是在59式坦克里,想要转个身都困难,这也正是坦克兵都要求身材比较矮小的原因。

  至于这缺点……我这一下都数不过来了

  最先的一个感受就是通讯设备太差,杂音太大信号时断时续,有时说一句话传达一个命令都要说个四、五遍才能准确传达到其它坦克那里。零部件也经常坏,各种仪表不是这个失灵就是那个不对,搞得坦克里的乘员基本是在边开边修。

  这不?这时的吴营长就在旁边一边转动着扳手,一边骂娘:“这些狗日的,生产出来的这些玩意就是向咱们索命来的”

  这些装备都是在十年动‘乱’时生产出来的,出产的时候就大部份不合格,但还是一样被堆上了人命关天的战场,这又能怪谁呢?

  另一个让人受不了的缺点,就是坦克里的所有东西几乎都是手动的。比如说什么机枪装弹、行驶‘操’纵杆等等。这机枪装弹还算好,打起仗来克服一下也就过去了。这行驶‘操’纵杆需要几十斤的拉力,驾驶员就是拉着这玩意‘操’纵坦克行驶的,这一开就是几个小时,并不是坦克受不了,而是驾驶员没力气了……

  更夸张的还是这时代的坦克还没有火控系统,也就是“判距靠炮长的眼睛、‘射’击靠‘射’手经验”。这一打起仗来,我很难相信坦克打出去的炮弹会有什么准头。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要不是有这一堆第三师那两个团的包围圈里跳出来。从这一点来说,我们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指责这些“救命恩人”的。

  “营长”坦克队伍在公路上摇摇晃晃的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后,在前方侦察的两辆坦克就报告道:“前方有一个村子,有武装人员”

  “唔”吴营长眉头皱了皱,问了声:“有没有其它路可以走?”

  “没有”无线电里传来像收音机一样嘈杂的声音:“公路直穿过村子……只有一条路”

  “全体停车做好战斗准备”吴营长下令道,接着就把目光转向了我。

  我知道,现在就是我们步兵去侦察的时候了。但是实际上,我很快就发现其实根本就不需要我们去侦察。

  我打开了坦克的舱盖,呼吸了几口坦克外的新鲜空气,看着坦克一辆一辆的以面前那个村子为圆心排开,并将枪口、炮口对准了村子里的房屋

  我举起望远镜朝那间村子望了望,只能在月光下看到一幢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