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三章并州牧升迁属官,征西将军调兵遣将_汉末之并州匪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室长期施行郡县两级制。

  郡国由朝廷直接统领,虽然面积与后世地级市相近,但地位却相当于省。

  九卿与太守秩俸皆为两千石,品级相当。有汉一代,九卿转任太守、太守转任九卿皆司空见惯。

  后来汉武帝为监察郡县,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设立刺史。

  监察区并不属于行政架构。只是为了方便,从而划分哪几个郡归哪位刺史监察。

  此时的刺史,只有监察之权,与行政、军事等权力毫不相干。

  虽然后来刺史权力因现实原因,不断膨胀。但刺史最初职能未改,一直是监察之职,无权干预行政。绝不会出现位卑权重的六百石刺史,任命一郡两千石太守的情况。

  但随着州牧的设立,情况彻底发生改变。

  因为天下大乱,盗贼丛生,无论是跨州连郡的百万青州黄巾贼,还是占据黑山两侧的黑山贼,或者是自称天子拥兵十余万的张纯,甚至十余万白波贼、西凉军,皆不是只有区区数千郡兵的太守能够平定的军情。

  刘璋之父,大汉宗亲,刘焉乃向汉灵帝提议“改置牧伯,镇安方夏。”

  州一级彻底变成行政区划。自此,起于秦时的郡县两级制正式转化为了州郡县三级制。

  州牧凌驾于郡守之上,掌握地方行政权、财政权、兵权。

  但情况并不仅于此。

  州牧的割据性比郡守更强烈一点在于。郡县两级制时,郡守虽然是县令上级。但并无权任命县令。县令、县丞、县尉皆由朝廷任命,自由调换。

  州牧却并非如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当州牧设立之后,皇帝便不问外事。一州之地尽托付于州牧,就像古代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周天子不会插手秦、魏、赵、韩等国的郡守任命,同样朝廷亦不会再插手益州、幽州等地的官员任命。

  州牧由是可以自行任命太守、县令、郡丞、县尉等等州牧以下一切官员。朝廷无权升迁官员,便导致一州之内所有官员只能向州牧担责。想要继续升迁,必须贯彻州牧的意志。

  张瑞如今担任并州牧,自然亦有了任命并州守、相的权利。

  毕竟是张瑞麾下一贯的传统了。升官之后,立即封赏麾下文武。一人得道,众人升迁,绝不拖延半日。

  在鹰扬将军府变更为孟侯府张灯结彩时,张瑞便已开始下发政令。

  河东太守府主簿裴绍,望高一时,贤能抚政,平恒贞干,迁雁门太守。

  与之一同赴任的还有张辽麾下整整两万步骑,誓要扫荡雁门境内一切胡服剃发的乌桓、鲜卑等部落。

  同时雁门太守郭揾转任上党太守,与之一同赴任的乃是段文麾下一万精锐步骑,将扫平境内一切流贼匪寇。

  西河郡太守崔州平依旧任西河太守。在河东、太原、雁门境内,沿西河郡境,汇集了征西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