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9章:诸侯之路(十八)首次谋划_春秋最强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以为,去邘邑之谋不可行。”

  下午重新开始军议后,于正当众便否决了去邘邑的提案。

  “我等兴仁义之师,帮助郑国欺压下的各小国重新复兴社稷,此事是得到霸主齐侯认同的义举,岂有不战而退的道理。

  再者,衡雍、暴邑、邬邑等地刚归顺,我也承诺会保护他们。我军又岂能出尔反尔,将它们再次暴露在郑国的兵峰之下,如此岂非不义之举。

  所以我决定就在此地,借助邬邑城池,堂堂正正击败郑国大军,保护各家利益再不受郑国威胁。”

  于正说的大义凛然,言语之间似乎一切都是出于为各家考虑,而私毫不计较自家的得失,这是他给出的表态,满口“大义”。

  “主君真乃仁义之君,我邬氏(暴氏)必当倾尽全族之力,襄助主君抵挡郑国。”邬、暴两家质子赶忙俯首参拜表明自己的态度。

  这便是宫之奇教给于正的。

  室内对谈,宫之奇问了于正几个问题:

  “听闻敖氏死守山城,于正大夫可知敖氏为何如此不计代价的顽抗?”

  于正见宫之奇终于不吝赐教,心中欣喜不已,思考之后回道:

  “敖氏是为郑国尽忠,郑国虽对附庸各家多有压迫,但是毕竟已经吞并敖国上百年,敖氏早已习惯了郑国的统治,甚至对郑国形成了国家认同。

  而且,郑国处罚附庸各家的手段十分狠厉,敖氏也怕郑国日后可能的报复。”

  宫之奇点头道:“不错,不只敖氏,便是已经归顺的衡雍、暴邑、邬邑等也有同样的担心。再请问于正大夫,若大军撤走,你以为这几座城邑是战是降啊?”

  “怕是会降,即便有留守的几百黑山军恐怕也压制不住城内的各家势力。”于正实话实说。

  “既如此,那再请问于正大夫,此行耗费如此多钱粮、伤亡不小,又所为何来啊?”

  宫之奇第三问更加直接明了,于正当即便也反应了过来:是啊,若是放任这几邑再次降郑,那这次出击行动便算是彻底完败收场了,付出了这许多代价却什么也没得到。而若是要巩固如今的战果,势必不能轻易放弃这几座城邑。

  他毕竟不是昔日那只管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小领主了,如今麾下也有着几家附属势力,他的一举一动也决定着别人对他的看法。

  “还请大夫教我?”于正诚心请教道。

  “学齐侯。”宫之奇道。

  “学齐侯?”于正有些惊讶地反问。

  宫之奇点了点头:“不错,学齐侯的‘仁义之道’、学齐侯的‘霸者之道’。”

  “齐侯之所以如今能统御诸侯联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齐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所以曹国、宋国等国前来相从,齐侯有‘存卫定鲁’之功,所以卫国、鲁国等国也来相从。如此,齐国才有如今规模声势的诸侯联军。”

  于正听了连

  请收藏:https://m.dy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